自述:我被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1:15   新东方

自述:我被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图)
肖愚 :“不求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作者简介:肖愚,北京八中实验班高三学生,本月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其中托福成绩108分,SAT1 2180分,SAT2 2340分。肖愚是个自信爽朗的男孩,从他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申请名校成功的背后是刻苦的学习和坚强的毅力。

  前言

  文章片言碎语,有些思维跳跃,但全是自己的一些真实经历与切身感受。只求与大家真诚交流,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定要在开头强调的是,文中每一个“我”字的背后都是我亲爱的父母、老师、朋友,陪同我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

  简介

  本人现读高三,理科,没有国际交换生经历,高中在实验班,12月份荣幸被哥伦比亚工程院ED录取。一年前的12月,我还没有准备赴美读书的意向。学校里也仅有几人走

留学之路。后来接触到一些“牛人”经历之后想,为什么自己不能也为此冲刺呢?从07年一月起,我毅然决心投身其中,此后在将近一年过关斩将,在本科赴美求学的路上逐步探索,到现在也只算是开了个头。

  实际地说,我起步很晚、底子一般、经历相对平庸。但我通过不懈努力,利用很多办法激发潜能,以至于最后达到自己都惊讶的成果。我对于这个结果是满意的。

  2007年对我来说充满挑战和辛苦,但无比充实饱满。回首,我不禁自问这些是否真实,我所领悟到的还需慢慢思考。其实,今年取得的这些成绩只是我精神成长的副产品。

  考试

  备考是硬功夫,我饱偿其艰苦。十月份SAT2 180,无奈苦练了CR小半年之后竟然还是和五月的成绩一样。但我一个人苦练写作文,最终SAT作文12分,托福作文29分。108的托福成绩在某种层面上不具备名校竞争力。SAT2的数2和物理不难,但单是在我所知道的几个竞争者中,我的分数是偏下的。

  除以上最基本的成绩之外,还有些经历想写。三次赴香港考试过程都很顺利,一定程度上是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的考验,相关准备也要做细致。寒假学习SAT,暑假才学的托福。托福第一次考试磕磕绊绊,被网络折磨了5个小时后考到听力时彻底断线。当时是8月底,因为干扰了后面的工作,差点万念俱灰。经过努力协调才得以9月初重考。另外,今年的托福和SAT考试的报名也是足够写一大篇文字的。“坚持住,不慌乱”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

  文书

  考试是大工程,我很实在地发奋了一番,10月份之前基本用于备考了。文书写作我今年年初就有了构想,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到7、8月的北京新东方总部Workshop开始时,我文书还没有成形,其余项目也基本是空白。一直推到10月SAT后,我才开始认真投入到各类文书写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前几个月以各种途径得到了写essay的指导书籍,耐心阅读并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了解了创作的理念所在。其次在阅读大量优秀essay后,对创新性和语言运用上也获得了更深得认识。

  我一直注意收集灵感,长久以来都把闪现的想法记述在本子上,这个过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做到。因为是叙写经历,真切的体会提供我无数灵感。到了最后开工的时候,创作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确定内容主线只是开始,接下来是“熬神费力”的具体成文过程。Essay内容是我在农田里做科研时的思考,是一篇有故事的散文,这样可以做到在以叙事吸引评审的同时充分表达思想。我的本子里记录了各种零碎文段,全是充满灵感的迸发,最后导致篇幅巨大,主题多而完全失去了突出的“高光”,而且风格还难以统一。随后删节出许多不同侧重的版本,再进一步挑选,一稿一稿的衍生出新版本。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虽然有点令人反感,但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伴随的是思想的深化、语言风格的成形。词句的精心设计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哥伦比亚还有几个很短的问题,我也是再三斟酌,反复修改后做答的。成品出炉后,如释重负。

  可是,这还远没有结束。脱离了写作第一阶段的状态,休息两天换换脑子再看,我不禁毛骨悚然。段落不合理安排、表意不明确的句子和古怪的用词立即把我拉回到惨不忍睹的essay上。又是一轮浸泡式的修改,变动不小。更可怕的是在10月底我仔细查了几个用的很自信的词,又发现运用不当,而这种问题竟然不是一两个。我最后干脆抱住字典,把文章使用的大大小小每个单词、搭配全部查清。可我还是担心,毕竟essay是关系重大的,又在递交前校对无数次。Essay写作的经历实在一言难尽,只强调两点体会。

  首先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加上极大耐性。经历了连续的写作,大脑痛苦不堪,有时候真是到了不愿再看一眼“那摊东西”。但既然走到了这一境地,我估计就离成功不远了。那么何不再做得更加细致完美一点?强奈住性子使自己冷静地继续完善材料吧。

  其次,英文写作无比重要,就不赘述道理了。申请中写作运用的极为频繁。面对字数的限制,要有效地展现自我,这一点我自认为做得不好。反正一定要重视英文写作的积累。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