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1:15   新东方

  Workshop

  通过workshop我的确长了不少见识,最重要一点便是“简历制作”。我先前没有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如学生会、社团、模联那些比较大众类的。面对同学丰富的活动经历,我不禁惭愧。我整个经历中也少有leadership之类的东西。

  于是我设法在暑假联系了一个系列慈善活动,和几个同学合伙办成功了。这件事是完全由一个想法出发,在探索中不断寻求资源,勇敢地攻克难关,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后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简历,在面试中也发挥了预料之外的作用。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起步晚也可以逐步丰富自己。关键是敢想并去实践。只有走出了第一步才能看清下一步的落脚点。哪怕组织活动遇到了重重困难,也要想到可能的办法解决。

  我长期的科研背景在申请工程院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帮我脱颖而出。我进入高中后参加过很多科研实践活动,自己也有个研究课题。将近两年的学习经历使我获得了很多机会,大大丰富了阅历。最后不但得到了来自中科院的推荐,而且essay和部分short answer也来自这些经历。可以说,科研是我最突出的部分,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体现。毕竟相比其它活动,它会以研究论文和essay的形式实在而直接地出现于评审面前。而真正涉及的同龄人也较少,相比其它活动容易做到“出众”的效果。申请中往往有科研活动的部分,并且可以递交第四封来自导师推荐信,可见大学对科研经历的重视程度。而这一切全都起步于高一,我完全想不到后来对申请美国本科竟然至关重要。

  选校

  我一直都在犹豫之中,并没有特别偏好。随着自己各方面的提升,目标也一再改变,从前一百名到前十,最终确定了哥伦比亚。其实了解学校也是重要一环,只是我没太用心。似乎有点糊涂地递交了申请,真正的开始了解学校是在得到面试通知后。

  面试

  11月初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面试通知,于是开始大规模侦察学校网站。英语口语荒置,力不从心,又得预热嘴皮子,收集了常见问题,但是准备得不好。面试中回答有关为什么选择哥伦比亚之类一系列的问题时,我感觉回答很糟糕。此外,对面试校友的侦察也很重要,我事先再网上搜索了一些他的情况,并做了准备。几天后我把自己收拾整齐后早早坐到星巴克,他也到得很早,结果我们提前半小时就开始面试了。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面试,但是因为我性格比较外向,紧张感迅速消失,拉住50多岁的校友一顿“扯”。面试约定半小时,最后变成一小时。在几个标准问题后基本就是他和我就着我的经历谈天说地了,从杂交水稻说到黑格尔。我们还讨论了对社会发展、中美教育和对globalization的看法。这种放松的交谈大概是来源于我从小喜欢看课外书,长期阅读一些期刊,当然我的好运气也很重要。

  结束之前我问他的两个问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使他进入了对求学往事的回忆,随后很主动地说了一些他所知道的学校和招生情况。由此我们又非常开心地聊了二十分钟,因为到了午饭时间才打住。他夸奖了我一番后说一定要在得到通知后立即告诉他。可以确定的是,我的面试中虽然有答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对录取是有积极影响的。

  感悟

  写这篇文字时,我不免有些感慨。其实大多感悟都在上面的文字中,但是这里只想说一下最后的反思。记得一月份刚刚入门,一切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使我痛苦不堪。面对各种影响,我一时有点慌乱。逐步入门后,才稳定了心态。之后是天天挑灯夜战,埋头于书本,长期不辍。其中我的复习备考也走了大量弯路,当时痛悔不已。在最后的申请阶段里,我终日抱着

笔记本电脑写文章……我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其中不免有精神十分痛苦的时候。但每次都是振作精神,苦撑着那残留的希望。

  我的确做到了一些不曾设想过的事情。但是,我真正受益的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面对挑战的心态。“多些梦想,多些希望,多些坚持”。多少次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正是这些心态帮自己强挺过来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回想起来,我心中自然充满快慰。

  记得我十一月间和一位朋友说:“无论最终我考取了哪里,我都认为自己从一年前的新手上路,在摸爬滚打中经历了许许多多,走到现在也值得为自己骄傲。”

  结语

  这一年里我得到了来自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包括我的亲属和他们的同事、中科院的教授和导师、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共同奋战的好朋友们,我再次衷心地向他们致谢!

  还有一句话:“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是为蛇足。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