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冰柜冷冻儿子尸体6年:别人不懂我(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7日 16:23   中国网
劳动成了他排遣郁闷的方式。劳动成了他排遣郁闷的方式

  亲友多番相劝

  6年里他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尽管小心隐瞒,但儿子秦远去世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见有人询问,田学明并没有隐瞒,他如实告知。6年里,亲友也曾多次上门劝说,希望他能将儿子尽快下葬。

  “我一想,放久了就肯定是要烧的,到时,就看不到了。”田学明说,亲人们的劝说,他能理解,但无法接受,那个放在墙脚的冰柜,寄托着夫妻对儿子的哀思,“好歹想他的时候,我能打开看上一眼。”

  村里人说,田学明的精神状态已大不如前,不过田学明却觉得,无论用何种方式,只要儿子还在家里,他就有活下去的动力,“这几年,我拼了命地干活,一个人种20亩地,承包村里的鱼塘,我把自己搞得很累,累了就不去想了。”

  望着孤零零地放置在墙脚的那个冰柜,田学明流下眼泪,“这样做,或许错了,但两次丧子之痛,我的苦,别人不会懂。”

  十年内,田学明痛失一对儿女,失去精神支柱的他选择了一种令人震惊的寄托哀思的方式:将儿子存放于家中的冰柜中,用他的话说,“在冰柜里,儿子跟活着时一模一样,就在我身边,从来没离开过。”父爱如山,见者无言。

  村民声音 >>

  会到他家串门

  但闭口不提这事

  虽然儿子已离开6年,但田学明一直将他放在冰柜里,看着儿子时,就感觉他还活着一样。

  6年来,田家人的这个秘密早已在村里公开。这对父子的故事,每每被人们聊起时,总让人心情复杂。

  邻居王纯玉今年76岁,是黄陵村的老居民,在这里居住了30余年。她说,1996年田学明盖起新楼,她家与田家相距不到20米,在田学明将儿子尸体存放起来前,时常往来。

  “老田偶尔要过来坐一坐,聊两句家常。”王纯玉觉得,很多时候,田学明是在地里掰苞谷或挖红苕、割鱼草,或在鱼塘喂鱼,“他很能干,过得很不容易。”

  王纯玉说,以前附近有个丰乐小学,差不多有1000多名孩子在这里上学,田学明就在外面摆小摊摊卖点零食挣点钱,他喜欢看学生们进进出出。

  最初,在田学明将儿子尸体冷藏起来的事传开后,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也有些害怕,往来的家庭开始减少,但逐渐地,大家理解了田学明。串门的人也会去他家,但对于冰柜的事,大家闭口不提。

  对于死去的田家小儿子,众人的说法一样:懂事、有礼貌。在姐姐死后,他是田家人所有的希望和寄托。“秦远很乖,看到我们都打招呼,‘叔叔、叔叔’地喊。”村民洪运竖起大拇指,对田学明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大(微博)加赞赏,“有本事”。在2005年时,很多人都佩服田学明教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认为他有能耐,也有福气。但儿子去世后,田学明便不再参与村里的活动,最开始的时候更是闭门不出。

  新闻面对面 >>

  “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儿子还活着”

  重庆晨报记者:用这样的方式把儿子留在身边,为什么?

  田学明:没办法了,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我儿子还活着,我才有力气活下去。

  重庆晨报记者:在你看来,作为父亲,这是你爱儿子的方式。

  田学明:是的,我爱他,舍不得他走,才要这样守着他。6年了,他就像睡着了一样,很乖。

  重庆晨报记者:这样守着儿子,内心有觉得好过么?

  田学明:难受,我表达不出来,但这6年,每过一天,像过了一年,每天都在熬。

  重庆晨报记者:你也一天天老去,有没有考虑过,早日让儿子入土为安?

  田学明:没想过,我活几年,就放几年,等哪天我和他妈都动不了了,守不了他了,我们就给他下葬。

  重庆晨报记者:村里很多人理解你,但大家也觉得你这样做不妥。

  田学明:我知道,这样做不对,给别人也造成了影响,对不起。但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中年丧子,我经历了两次这种孤零零的感觉,别人不会懂。

  重庆晨报记者: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打算?

  田学明:以后?不敢去打算,好好守着儿子,活下去,这些年,也有很多人在帮我。

  一双儿女离世后,田学明很少外出,劳动成了他排遣郁闷的方式。

  不管是为了什么

  还是要入土为安

  今年72岁的胡伯君,7年前才和一家人搬到黄陵村。“搬来不久后,就听说了田家的儿子没了。”胡伯君介绍,6年前的一个早上,她去地里割草,听到田家传出来哭喊声,很多邻居都猜到了,可能田家小儿子走了,但过了几天,村里人没有看到田学明将儿子下葬或者进行火葬,都觉得很奇怪。

  后来田学明将儿子冻在冰柜里的事情慢慢传开,大家觉得很疑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再后来,邻里与田学明之间的往来变得很谨慎,邻居不敢过问,也不好问,“不管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孩子还是要入土为安的好。”胡伯君说。

  专家解读 >>

  这是被异化的父爱

  转移注意力会更好

  孙元明(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位父亲的行为是一种心理异常,内心强烈的情感寄托,夸张到了一种程度,超越了常情,但绝不能称为病态。当事人是过于执着于自己内心对儿子的感情,是一种被异化的父爱,并且深陷其中。这样的做法对他自己不好,应该鼓励他从中走出来。

  儿子去世,这样存放遗体的方式也欠妥当,思念亲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传统的灵牌,睹物思情都是可以的,田学明应该做适当的调整。

  朱美云(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

  父亲做出这样的举动,有其心理原因。他启动的是心理防御机制,孩子的离去,使得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并由不能接受转化为不接受,所以他把想象当作了事实,活在一个半真实半虚幻的空间里,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儿子继续“活着”。

  怎么帮助这位无助的父亲走出当下的困境?目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身边人多动员他加入集体参与的事情中,尽量给予其关爱,适当转移他的心理注意力和生活重心,帮助其走出丧子阴影。

  民政说法 >>

  将继续协调,让孩子入土为安

  昨日下午,重庆晨报记者与开县丰乐街道取得联系,负责民政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近6年来,各级民政人员不止20次上门劝说,希望田家人能早日将小儿子下葬,尽管能够理解田学明作为父亲失去儿子的痛苦,但这样的做法毕竟不妥。

  当地民政部门介绍,早在2006年的3月23日,根据开县人民政府发布的22号文件,田学明所在的丰乐街道黄陵村4组,就已经被列为了火葬区。根据1998年9月1日实施的《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第九条的相关规定,公民在火葬区死亡后,其家属或有关单位应及时通知殡仪馆或殡仪服务站接运遗体。也就是说,田学明在儿子去世后,就应该将其火化。民政部门表示,他们将继续与田学明夫妇协调,尽早让孩子入土为安。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