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章启月

2012年11月21日15:23  中国网    

  长期跟媒体打交道

  除了在外交人员服务中心的最初四年,无论是在外交部新闻司,抑或联合国还是香港,姜瑜的大部分工作和新闻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姜瑜成为新的发言人,人们评价她是“行伍出身,靠真才实学”。而且,由于长期与媒体打交道,她的待人接物也给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9月,当时还是《亚洲周刊》(英文版)特派记者的郑天任,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第一次见到姜瑜。

  当时,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刚刚成立,负责为驻华记者提供相关服务,姜瑜是该中心的首任主任。郑天任回忆说,姜瑜会主动询问他,在北京生活习不习惯,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需要外交部提供什么服务。“她为人善良,说话客气,素质很好。”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港记者戴庆成对此也有同感。戴庆成是在姜瑜被派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后认识她的。他记得2004年的时候,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曾经邀请新加坡媒体参加一个餐会,那时负责在门口迎接的就是姜瑜。她很有礼貌,而且也很会应变,席间但凡有冷场,总是姜瑜出来调节气氛。

  戴庆成还特别提到了姜瑜的业务能力——她记得见过的每一个记者的名字;会事先做很多功课,才会跟记者谈话;主动参加一些外交论坛,认真听,记笔记。而且,负责处理公署对外新闻的姜瑜“发稿的速度很快”,经常是驻港特派员刚发表完讲话,新闻稿就已经传真到了报社。

  戴庆成觉得电视上的姜瑜比平时略显“严肃”。他告诉记者,姜瑜私下里很“健谈”,丝毫“没有官调”。这一点其实也是姜瑜给许多境内外记者留下的印象。

  一位知情人说,姜瑜平时非常低调、谦和,看似柔弱的她,其实很有性格,有时候也会挺身而出,为记者争利益。“她特别能够体谅记者在采访中的难处。挺有主见,关键的时候也敢表明自己观点。”

  为了第一次登台,姜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有知情人透露说,除了熟悉前几任发言人的主持风格外,姜瑜还曾在新闻发布大厅多次演练,让同事扮作外国记者对她提问。

  而且,姜瑜重新“像一个学生一样”查阅了大量材料,仅背景资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本。由于上一次世界杯的时候,刘建超被问了许多关于世界杯的事情。尽管她不是球迷,但还是准备了有关世界杯的问题。

  了解姜瑜的人介绍说,“姜瑜是个很清雅、淡泊的人,皮肤很好,不爱化妆。”得知她可能出任发言人后,很多朋友、记者都曾在穿衣、化妆上给她提些建议,但姜瑜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口径。”

  初次亮相:温柔,有点紧张

  6月13日那天,与姜瑜打过6年交道的郑天任正坐在新闻发布会的前排,他现在是美国彭博新闻社的记者。面对老熟人,郑天任毫不客气抛出这个当日最“敏感”的问题——“北京副市长刘志华因腐败被撤职,是否会影响奥运会准备工作?”

  姜瑜显然是有备而来。她直接以北京市和奥组委的口径回应。

  第一场记者会下来,新华网的标题称赞她:“友善温柔沉着干练。”

  但外国记者毕竟挑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记者就提到,姜瑜回答一些问题时没有能做到脱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验不足,没有更多的发挥。”

  “她样子有点紧张,很像秦刚[微博]第一次发言,不过很正常,他们不是发表自己的感言,可以理解。”日本共同社记者斋藤真参加了15日的记者会。他一连问了4个问题。

  一位境外女记者认为,章启月的气质很能体现大国气度;但也有人介绍,章启月是外交世家出身,很在意外交官的身份,语言风格更为硬朗,而姜瑜更为温柔。

  一位外国记者在姜瑜首次亮相当天所言,姜瑜的亮相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很好的国际形象。中国需要一个女性代表中国,因为女性能给一个国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说话很软,如同姜瑜女士,长相很得体,讲话很好听,这些都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加分的。”

  这一评价也切中了外交部女发言人“四朵金花”的共同点。

章启月章启月

  3.章启月,1959年10月出生于北京一个外交官家庭,父亲章曙曾出任过中国驻比利时、驻日本国大使,以及中国驻联合国政务参赞;母亲薛润吾也曾在外交部干部司工作。

  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在1949年建国后,首次派遣赴美留学[微博]生。章启月与其他四名中学生被选中,公派到美国学习英语。

  在美国学习三年后,章启月于1977年回国;并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学习。1982年毕业后,考入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后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驻日内瓦办事处秘书处,担任同声传译工作。1987年回国后,章进入外交部国际司,历任国际司三秘、二秘、副处长、一秘。1995年,被派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

  1999年1月26日接任外交部发言人,是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三位女发言人。当章启月站在世界各国媒体面前首次亮相时,人们为她的年轻和出色发出惊叹。

  在近6年的发言人生涯中,章启月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和活动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她独特的个人风格也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所熟悉和认可敏捷、沉着、简洁,更辅以女性的亲和感。

  从小留学生到女参赞

  1999年1月26日,章启月第一次主持外交部记者招待会。当章启月站在世界各国媒体面前,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首次亮相时,人们为她的年轻和出色发出惊叹。

  在近6年的发言人生涯中,章启月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和活动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她独特的个人风格也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所熟悉和认可——敏捷、沉着、简洁,更辅以女性的亲和感。

  1959年10月,章启月出生于一个外交官家庭,她的父亲就是中国前驻比利时、日本大使章曙。章启月是家中的老小,她上面还有3个姐姐。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曾发表周军的文章,对章启月作了报道。文章说,虽然父母都是资深外交官,但谈起外交生涯,章启月并不认为是父母的直接影响,“小时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质,回到家也不会谈起工作,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外交工作的机会很少。”章启月的父母非常民主,对4个女儿没有特别的期待。所以,当章曙看到正读高中的章启月在作文中流露出对外交官生涯强烈的向往时,也是吃了一惊。

  是什么促使章启月选择外交官之路?像当年回答父亲的一样,她的回答始终如一:“我觉得这工作很有挑战性,能代表国家处理各种外交事务,有一种荣誉感。”

  在父亲出任联合国安理会事务司副司长之际,刚满14岁的章启月也与外交“结缘”。初登国际舞台的中国代表团已敏锐地察觉到外语培训的重要性,遂向国内提出建议,外交部报经毛泽东批准,作为初步探索与尝试,决定派遣一批中、小学生赴海外留学。章启月幸运地成为去美国留学[微博]的5人之一。这5名少年学生中有2名颇具知名度;一名是章含之的女儿洪晃,一名就是本文的女主人公章启月,当时洪晃12岁,章启月未满14岁。

  在两年半的岁月里,章启月过得无忧无虑。她至今还记得,“小红房”学校大门外有一个卖意大利冰的小摊。虽然中国少年留学生衣食不愁,但却身无分文——中国代表团从来不给这些孩子们发零用钱。天热时,酷暑难当,同学们纷纷去买意大利冰吃,章启月和洪晃等小伙伴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着同窗学友“大快朵颐”,一边偷偷咽口水,表面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北京外国语大学被认为是“发言人”的摇篮。在能查到教育背景的外交部19位发言人中,大多数都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其中8人是地地道道的北外人,另有3人是大学毕业后到北外进修学习的。章启月上的就是北外。

  毕业前,章启月考入第2期联合国培训班。经过一年深造,1983年章启月作为国际职员再飞纽约,前往联合国秘书处任同声传译。一年后,她在明媚秀丽的莱蒙湖畔,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担任同声传译。1987年,她回到北京进入外交部国际司。国际司是章启月外交生涯的“摇篮”,她在外交领域的才能都是在国际司锻炼培养出来的。在这里,她从随员起步,一直干到副处长、一等秘书。1995年到1998年,章启月在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一秘、参赞。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