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文锦社区的宋崇濂老人今年89岁,绝对堪称“励志爷”。71岁时,他从“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学英语,18年来每天不断学习,现在不仅能应付普通的英语日常对话,还能为不会说中文的孙子充当孙子和奶奶对话的翻译。
“不要说我英语说得有多好,我单词是背不出的,口语还好的。原版电影是看不了的,毕竟眼睛和耳朵都没有年轻时候好了,刚刚脑子里翻译出上一句台词的意思,演员都往下说了七八句了。”宋崇濂摆摆手,让记者千万别把他说“神”了。
宋崇濂原先是都锦生的会计,也是浙江第一批注册会计师,“我13岁开始在都锦生做学徒,那时候晚上报了夜校,学过一点点英语,主要用来平时工作中给外国客人报个价钱。”71岁那年,宋崇濂结束返聘正式退休后,报读老年大学,“不过这时候以前学的英语老早就忘光了。”宋崇濂说,想要重新学英语,一是因为自己喜欢英语,二是“听说老年人多学一门语言不容易得老年痴呆”。
而刺激他静下心读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儿子在上世纪90年代定居美国,1992年他和老伴去美国看儿子,因为不会说英语,上街都得儿子或者媳妇陪着。“自己会说英语,以后再去美国也行动自由点,孩子也放心。”宋崇濂笑着说,后来他学好了英语,又去了几次美国,都是他带着老伴出门,儿子媳妇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他很厉害的,在美国时,路上散步碰到邻居都能说几句,两个人出门也能认路,买东西了。”老伴猛夸宋崇濂:“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孙子不会说中文,来中国看爷爷奶奶时,都是老头子充当翻译,孙子和我说话,我就只能说一句,快去找爷爷。”
至于老先生的学习秘诀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人每天都会看英文书,一本16开的英文笔记本每天都有斩获,“我以前是从《走遍美国》的书和碟片入门的,后来也杂七杂八看了挺多东西。现在比较喜欢看报纸,然后把感兴趣的事情翻译成英文,单词写不出来,就用快译通,慢慢的用得多的单词也就记住了。书是每天都要翻翻的,我喜欢坐在书房里写写弄弄,一直到老伴给我敲下课铃,不然不肯动的。”
“我也有参加英语沙龙,好多老人,还有英语老师,每个星期一次活动,轮流主持提出问题,大家都要做预习的,课上要发言,下课以后还要复习的。”宋崇濂说,有一起学习的好搭档,事半功倍。
还有个事情也许读者愿意知道——不知道是家传基因好,还是老先生年轻时就爱读书的精神影响了下一代,宋崇濂的儿子是1977年恢复高考[微博]后浙江省的首个高考状元宋安澜,他的孙子现在则在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读书。
看到这里,年轻的我们,还要抱怨英语多么难学吗?(记者 黄莺 通讯员 陶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