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大学,新学期开学前的一周被称作noughth week。假期即将结束,新学期马上来临,笔者认为也许可以探索一下神秘的牛津——或者应该说是流行于牛津大学里的相关术语。在牛津,新生到校不说arrive,而是come up;无论学生家住何方,学期结束时离校则用go down。如果学生行为不端,便可能会被proctors(大学的学监,该词是procurator检察官一词的变体)开除。在谢尔登剧院举行的入学注册仪式才是牛津学子求学生涯的正式开始,届时新生的名字会被录入登记簿register(也称matricula),代表他们已正式被授予学员资格。
Tutors(导师),fellows(研究员)和readers(大学讲师)
牛津大学的学生归属各学院(colleges)和私人学院(private halls);虽然圣埃德蒙德学院(St Edmund Hall,俗称泰迪学堂Teddy Hall)以及玛格丽特夫人学院(Lady Margaret Hall)都可称之为学院(colleges);但摄政王公园学院(Regent’s Park College)却既非公园,也非学院,是牛津大学永久性私人学堂之一。Christ Church(基督教堂学院,也是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而它却只能称为Christ Church而非Christ Church College,但有的时候人们也直接叫它“The House”。莫德林学院(Magdalen)必须与剑桥大学的Magdalene学院区分开来,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拼写略有不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曾被牛津人亲切地称作The Other Place(另一个地方),而该称呼原本是对地狱委婉的说法。
牛津大学的每个学院都有一位院长,院长可称其为Principal、 President、Dean、Master、Provost、Rector和Warden。教学在各学院中以辅导课形式开展,由学院导师(tutor)监督。最早的导师负责学生的公共福利,而现在这样的职责交由专门的道德导师(moral tutor)负责。学院由研究员(fellows)管理(在基督教堂由学生履行此职),有时这些研究员也被称为dons,该称呼来源于拉丁文dominus(“主”相当于master)。reader (大学讲师)一词是中世纪对学衔低于professor(教授)的授课人的称呼,但当今在牛津已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美式用法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
Mods(第一次大考)和battels(膳食费)
牛津的学生攻读一门科目,并不说study而是read,这一传统说法可追溯至中世纪。期末考试曾经被称为Greats(学科大考),但现在该称呼只在人文科学学院使用,该用法在其他学生眼里更像是文言文了。还有一个类似的术语Smalls(小考),意为第一学年的考试,也不再流行,牛津大学学士学位的第一次考试被人文学科的Moderations(或称Mods,意为第一次学科考试)和科学学科的Preliminaries(或称Prelims,意为预考)所取代。这两种考试的俚语great go(毕业考试)和little go(入学考试)同样也遗憾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牛津大学的测试在School(考试大厅)里举行,School(考试大厅)位于High Street(高街)主干道上庄严宏伟的大楼里,这里最初是学术辩论(scholastic disputations)的地方,因此而得名。学生需身着一种叫sub-fusc的正式学士服参加考试,sub-fusc一词源自拉丁文subfuscus,意思是偏黑的。
学院的考试,相对来说没有非常正式,现在常被称为collections(学院期终考试),该词来源于拉丁文collectiones,意为汇聚起来。因为考试发生在期末,也是收取学杂费的时候,因此而得名。但是collection也可以用来指学期末学生的导师在院长监督下进行进度报告的会议。和学杂费一样,学生期末也需付清他们的battels(膳宿费),即学生在学院餐厅饮食服务处buttery购买膳食的账单。Buttery一词曾指酒行,来源于拉丁文butta“cask”(意为木桶),但是现在该词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各种学生膳食。
文章关键词: 牛津大学只有牛津大学学生听的懂的语言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