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校招生 > 正文

聚焦招生年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01/01 17:27  新浪教育

  2004年10月,金秋送爽,在清正廉明而广为流传的包拯的家乡——安徽合肥,召开了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工作研究会2004年年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招生年会,这次年会所议定的内容,将对2005年招生政策的出台产生重要影响。

  参与本次年会的代表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招办负责人,有国家有关部委属重点大学的招办负责人。不论是旧友还是新朋,见面的那份热情足以表达他们对来年的期盼,因为他们
都是来自名牌大学的招生同仁,都带着同样的使命和心愿——办人民满意的招生,所以他们畅所欲言,所以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观点,在这里聚集;意见,建议,留下碰撞的火花。我们相信,明年的高考和招生改革措施,将会从这些观点、建议中诞生。

  考试:三项改革期待完善

  分省命题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谈到2005年高考,代表们首先想到的是分省命题改革。当人们还习惯于大一统的高考时,分省命题改革就如春雷一般炸响,给人留下太多的思考空间。2004年以前,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市实行自主命题,今年增加了包括天津、辽宁、江苏、重庆、浙江、

福建、湖北、湖南和广东9个省市,社会都在期待这项改革的结果。从本次年会中,记者了解到,分省命题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一些代表认为自主命题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作了很好的探索,尤其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

  据悉,分省命题改革的初步成功,坚定了国家对这项实验必须做下去的决心。代表们认为,命题权下放到各省市,是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应当继续扩大分省命题的范围;分省命题作为一项改革,要积极稳妥推进,不要操之过急,扩大的省市最好是考生人数比较多、教育发达和管理等方面都具备条件的地区。记者了解到,山东、四川、安徽、江西四省最有希望纳入到明年分省命题改革计划中。

  同时,代表们对分省命题的试题难度等也提出了建议,希望分省命题的省市在试题难度上要根据各省市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好不要超过当年全国统一高考的难度。分省命题既要强调自主,又要强调在国家《考试大纲》的统领下稳 妥进行。

  英语听力测试方式

  可由各地自行决定

  英语听力测试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基于测试手段限制和各地高中外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水平的差异,以及外语听力统一测试的安全风险,高考外语听力测试方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讨论中很多代表提出,外语听力测试的形式和内容要进行积极稳妥的改革。改革可以不搞一刀切。建议从明年开始,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教育实际自行决定外语听力测试方式。当然,其方式可以采取高考的形式,也可采取高中毕业会考的形式,还可采取高中毕业考试的形式。但代表强调的一点是,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测试成绩必须真实可信,以便高校录取时参考。

  除了测试方式可由各地自行决定外,一些代表还提出听力测试的内容、时间和分值也可以适当调整,因为目前高考外语听力测试时间和分值还比较少,测试权下 放以后,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情况对测试内容、分值、时间进行调整,经济较发  达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可以在时间和分值上有进一步提高。

  语文作文要加强对学生

  多方面写作能力的考查

  代表们认为,语文作文是考查学生综合水平以及相关知识能力非常重要的方式,但从现在来看作文的考查相对还比较单一。比如说考试就是一个题目,考试的形式和体例也相对比较单一。并且,根据现行语文作文的考查方式,很多考生平时都已经把作文的基本套路掌握好了,如何开头,怎样结尾,这些好像已经形成了新的“八股”式,另外,从近几年出现的作文抄袭现象来看,有的考生还可从立意的角度对高考作文进行“把握”。所以,他们也希望对考生作文考查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该改进。对代表的意见,教育部也表示希望在进一步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来探讨明年乃至以后高考语文作文的改革,通过改革来加强对学生多方面写作能力的考查。

  招生:更透明 更阳光

  自主招生试点范围将适度扩大

  自主招生是近年来高考改革重点之一,原来试点院校只有几所,2003年增加到22所,今年进一步扩大到了28所。2005年自主招生范围是否还会继续扩大,也成了代表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代表们认为,自主招生的高校在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的情况下,在选拔高素质和具有特长的学生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希望在这个基础上,明年适度扩大自主招生试点的范围。

  在希望扩大自主招生范围的同时,代表们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改革的措施。

  他们认为,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取得了成绩,但这几年来一直受到考生“诚信危机”的干扰,由于很多地方实行考后填报志愿,一些考生本来参加了自主招生的选拔,可考试后又选报了其他高校。建议高校、考生、家长和中学签订四方协议,

  并且向社会公示,这些学生的档案在招生录取时放在零批投档录取。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完善自主选拔招生录取的自律和自主机制。

  另外,有的代表也谈到,每年学校拿出了5%的招生计划,到最后能够符合高校自主招生条件的考生往往不足,有的是其他方面突出,但学习成绩跟不上,要么成绩跟上了,而其他方面达不到要求。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宁缺毋滥原 则。

  “阳光工程”将确保

  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为了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让老百姓满意,办人民满意的高考,教育部还提出了明年高校招生中实行“阳光工程”的提议,要求高校在招生中的更多的信息公开、透明。

  此项提议得到了代表们的首肯。代表们认为,“阳光工程”的提出非常及时,体现了招生的公平公正。高校招生不能搞暗箱操作,要向社会广泛宣传,把必要的信息向社会公开,要把“阳光工程”落到实处。他们认为,“阳光工程”包含的内容应该成为考生报考的依据,比如高校招生章程中的高校名称、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收费、高校的录取规则等。高校的一些具体的做法也要公开透明,这样考生就可以按照高校所公布的规章制度来查询是不是能够被录取以及能录取到什么专业,就可以知道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并且还可以监督高校是不是在按照国家相关的要求来录取。

  中南大学招办主任左治兴在发言中提出,招生中应当公布的信息必须全部公开。之所以现在很多学生对高校进行上诉,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该公布的未公布,公布的信息又与事实有出入,学生到校后发现实际情况和宣传的内容是两回事,比如有的学校在招生章程中介绍了学生就读的地址,但到校后学校又安排学生到另一个地方就读,这很容易引起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纠纷。如果高校提前把这些都如实地写进了招生章程中,这样的纠纷就可以避免了。

  志愿填报时间

  安排在考试前较科学、合理科学地填报志愿,包括科学地安排志愿填报时间,是关系到高校及考生切身利益能否得到维护的重要保证。围绕这一问题,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在发言中指出,2004年实行考前填报志愿除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吉林等5省市外,其他各地都是考后估分或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后填报志愿的本意是让考生知道更多信息,以便考生更好决策,但结果事与愿违,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无论是给高校的招生咨询、考生填报志愿还是给高校招生计划的执行都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一些地方认为,考后填报志愿可以解决高分落榜或志愿撞车问题,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有所加剧。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怎样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绝大多数代表认为,相对而言考前填报志愿较为科学合理。因为学生不能确定本次高考的成绩,在填报志愿时重点着眼于本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水平以及过去的录取分数等因素,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再填报志愿,就弱化了受高考成绩的影响,也就弱化了志愿填报以成绩选校或专业的驱动力,这样从总体上来看是相对合理的。

  拒绝“条子” 确保公平公正

  代表们反映,“条子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每年招生中都有很多“条子”,所以就如何对待“条子”问题会议专门安排了浙江大学招办主任程艺作了专 题发言。程艺在发言中指出,拒绝“条子”看似很难,只要上上下下都按制度办事,拒绝“条子”也很简单。她讲,浙大之所以能做到不按“条子”录取,关键  做到了三个方面。一是和领导多沟通,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领导一张“条子”不批,就可拒绝10张,甚至更多的“条子”。而按“条子”录取一人,口子就很难堵上。二是打铁还须自身硬。只要自己做得亮亮堂堂、干干净净,坚持不批“条子”,以后慢慢地大家就相信了、理解了!“条子”在浙大是没有市场的。

  三是要有追求,不相信潜规则,只相信公平公正。她认为,高校是讲精神的地方。是讲原则的地方,是讲纯粹的地方。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招生中的公 平公正。

  环境:还高校招生一片绿洲

  综合整治招生工作环境力度加大

  代表认为,高校招生考试环境的综合整治不仅仅是一项国家招生考试系统工程,也是涉及整个教育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社会工程。明年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整治高校招生工作环境。

  还高校招生一块净土,是不少代表发自肺腑的心声。北大招办董德刚主任讲,招生环境的好坏关系到选拔人才的质量。现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高校招生影响很 大,诈骗、黑中介时有发生。据了解,近几年假冒招办工作人员从事诈骗的案件 有上升的趋势,如不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不仅考生家长要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整个高校招生的形象也将受到严重的损毁。一些代表也认为,加强信息的披  露,加大舆论宣传,让群众擦亮眼睛,增强识别力,也是综合整治的题中之义。

  规范预留计划的使用

  代表们认为,预留计划是必要的,有利于高校适当调节生源计划,但如何规范使用预留计划值得探讨。南京大学钱钟处长说,预留计划的使用应严格要求,高校 的预留计划应投放在上线合格生源充足的省份,且不得指明录取考生,严禁任何 单位或个人以任何理由利用预留计划违规降分录取考生或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任何 费用。

  还有代表认为,预留计划的使用规则,应纳入“阳光工程”,给考生和社会更多的知情权,明白预留计划是怎样操作的。

  电子档案内容应真实可信在讨论中,与会代表对学生档案的内容和寄送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高校在录取时,面对的电子档案应能反映一个学生真实的情况。而现在的学生电子档案信息不全,写实性的语言太少,影响了高校对学生的正确判断和选择。有的档案还有作假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在中学有严重的心脏病,而电子档案没反映,学生入学后检查才发现,这种情况到底是退学呢还是不退学?高校非常尴尬。建议对质量有严重问题的电子档案,应实行严格的追究制度,如果发现电子档案严重作假,不仅对学生要作退学处理,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另外,纸质档案的寄送应当规范统一,以免影响学生的在校管理和就业。

  ……

  高校招生改革的话题仍将继续。我们并不奢望讨论立竿见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改革将矢志不渝地进行下去。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就让我们一起关注,一起期待——2005年更加灿烂的阳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