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考试(自考版) > 正文

自考政治经济学新变化:掌握新考点实例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4 20:20  华夏大地自考版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问题答案中的黑体字部分为要点,应努力熟记。答案无黑体字的问题,考生可据情况处理,最好找出关键词,将其熟记。

  1、资产阶级_______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古典经济学)

  2、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

  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_______。(科学技术的应用)

  4、_______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社会分工如果从生产领域的空间范围来划分,则可分为_______。(社会分工;生产单位内部分工、国家内部分工和国际分工)

  5、在生产过程中,全体劳动者之间如果没有分工,只是共同协力完成同一种工作,这叫做_______;而许多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协同劳动,则叫做_______。(简单协作;复杂协作)

  6、从狭义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_______。(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

  7、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_______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能转移其原有的旧价值。所以,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所生产商品中的价值,而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_______。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_______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由个体生产者转化为_______即结合劳动人员。(活劳动;抽象劳动;管理人员;总体工人)

  8、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资源配置的任务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_______。资源配置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_______。(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数量;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何异同?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研究怎样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

  10、如何理解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答:一般来说,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促进生产力诸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在短时期内完成某种工作,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既有细致的分工和高度的专业化,又有紧密的协作和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

  11、简述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从各种类型的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来看,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趋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自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