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形势与政策全集 > 正文

分析题(10-12)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0 15:07  北京考试树

    1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贫血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材料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材料3

  中国于1988年12月6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1297、1298、1310、1320号决议。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望建议有的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年12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12月29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世纪90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199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票。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4

  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HK]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2)说明材料3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3分)

  (3)如何认识材料4的观点及其实质。(4分) (2002年文科第37题) 

  参考答案

  (1)不同点:材料1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材料2反映的中饿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1分)

  原因:中国从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政策。与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系调整的反映。(2分)

  (2)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中国外交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内政的原则;特别体现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3分)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件。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这既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材料4的观点无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把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视为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实质上是要干涉中国内政,是强权政治的表现。(4分)

  考题剖析 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主要涉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第八章的内容,兼及《形势与政策》,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中苏关系、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问涉及材料1、2,材料1表明了中苏结盟,针对第三方,这和战后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有关;材料2说明了中俄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这与冷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有关。

  第二问涉及材料3,中国在安理会中的投票立场体现了中国的外交原则。简言之: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对于一切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立场的原则。

  第三问涉及材料4,材料4表明中国政府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符合国际法准则的。因为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自下而上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国际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件。而美国有的政客则把作为主权国家的正当做法视为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实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逻辑。

  

  11.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未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5—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KG-*2〗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HT9.5SS〗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3分)

  (3)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4分)(2002年理科第37题)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分)

  (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3分)

  (3)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4分)

  考题剖析 这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题,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理》第七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加入WTO,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针对这一情况,命题者设计了几则材料,旨在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这一热点问题的综合把握能力。这虽是一道跨学科的材料题,但难度并不大。本题有明确的导语提示,材料后的问题也很具体,因此只要对照提问仔细阅读材料,一般都能较好地解答。

  本题有三个问题,第一问涉及材料1,要求回答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材料1中的“扩大产品销路……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联系”,说明要求扩大市场,资本无限增殖是生产、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说明国际分工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推动了经济融合”,“现代通信业的革命……大大降低国际通信费用和交易成本”,“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将达到3.5—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说明交通运输、通讯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JP〗第二问涉及材料2,要求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全球化与中国》、《世界经济》这两段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可能从中获益。而把《世界经济与政治》、《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和《世界经济》这三段相结合,则表明:经济全球化中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其中美国收益最大,是最大的赢家,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饱受贫穷之苦。第三问要求结合材料1、2、3,分析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从回答“我国对策”的角度来看材料1,它告诉我们:首先要承认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以之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2告诉我们: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双重效应,可以说机遇和风险同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材料3告诉我们,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步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全球化真正实现双赢和共赢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