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西医综合教材及笔记习题 > 正文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2)

http://www.sina.com.cn 2005/11/13 21:03  文都教育

 2、调节

  2,6-双磷酸果糖的水平是肝内调节糖的分解或糖异生反应方向的主要信号,糖酵解加强,则糖异生减弱;反之亦然。

  3、生理意义

  1)空腹或饥饿时依赖氨基酸、甘油等异生成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补充肝糖原,摄入的相当一部分葡萄糖先分解成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异生成糖原。合成糖原的这条途径称三碳途径。

  3)调节酸碱平衡,长期饥饿进,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第二章脂类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肝、脂肪组织、小肠,其中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合成原料:甘油、脂肪酸

  1、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2-甘油一酯 脂酰CoA转移酶 1,2-甘油二酯 脂酰CoA转移酶 甘油三酯   

  脂酰CoA            脂酰CoA

  2、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及脂肪细胞)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脂酰CoA转移酶 1脂酰-3-磷酸甘油 脂酰CoA转移酶 

  脂酰CoA脂酰CoA

  磷脂酸 磷脂酸磷酸酶 1,2甘油二酯 脂酰CoA转移酶 甘油三酯

  脂酰CoA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脂肪的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甘油三酯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甘油二酯  甘油一酯  甘油     

  +FFA +FFA +FFA

  α-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糖酵解或糖异生途径

  2、脂肪酸的β-氧化

  1)脂肪酸活化(胞液中)

  脂酸 脂酰CoA合成酶 脂酰CoA(含高能硫酯键)

  ATP   AMP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脂酰CoA   肉毒碱   线     肉毒碱    脂酰Co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粒酶Ⅱ

  CoASH    脂酰肉毒碱 体    脂酰肉毒碱   CoASH

  3)脂肪酸β-氧化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等四步连续反应,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2和1分子NADH。以上生成的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以至彻底。

  4)能量生成

  以软脂酸为例,共进行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FADH2、7分子NADH及8分子乙酰CoA,即共生成(7*2)+(7*3)+(8*12)-2=129

  5)过氧化酶体脂酸氧化 主要是使不能进入线粒体的廿碳,廿二碳脂酸先氧化成较短链脂酸,以便进入线粒体内分解氧化,对较短链脂酸无效。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组织特点:肝内生成肝外用。

  合成部位: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酮体组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1、生成

  脂肪酸 β-氧化 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合成酶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

  HMGCoA裂解酶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脱氢酶 β-羟丁酸

  NADH        

  丙酮

  CO2

  2、利用

  1) β-羟丁酸

  ATP+ HSCoA    乙酰乙酸    琥珀酰CoA

  乙酰乙酸硫激酶琥珀酰CoA转硫酶

  AMP    乙酰乙酰CoA琥珀酸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乙酰CoA

  三羧酸循环

  2)丙酮可随尿排出体外,部分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为丙酮酸或乳酸,进而异生成糖。在血中酮体剧烈升高时,从肺直接呼出。

  四、脂酸的合成代谢

  1、软脂酸的合成

  合成部位:线粒体外胞液中,肝是体体合成脂酸的主要场所。

  合成原料:乙酰CoA、ATP﹑NADPH﹑HCO3-﹑Mn++等。

  合成过程:

  1)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主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转移至胞液中。

  2)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丙二酰CoA

  ATP

  3)丙二酰CoA通过酰基转移、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等步骤,碳原子由2增加至4个。经过7次循环,生成16个碳原子的软脂酸。更长碳链的脂酸则是对软脂酸的加工,使其碳链延长。在内质网脂酸碳链延长酶体系的作用下,一般可将脂酸碳链延长至二十四碳,以十八碳的硬脂酸最多;在线粒体脂酸延长酶体系的催化下,一般可延长脂酸碳链至24或26个碳原子,而以硬脂酸最多。

  2、不饱和脂酸的合成

  人体含有的不饱和脂酸主要有软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等,前两种单不饱和脂酸可由人体自身合成,而后三种多不饱和脂酸,必须从食物摄取。

  五、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的生成

  细胞膜中的磷脂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PGH合成酶 PGH2 TXA2合成酶 TXA2

  PGD2、PGE2、PGI2等

  脂过氧化酶 氢过氧化廿碳四烯酸

  脱水酶

  白三烯(LTA4)

  六、甘油磷脂的合成与代谢

  1、合成 

  除需ATP外,还需CTP参加。CTP在磷脂合成中特别重要,它为合成CDP-乙醇胺、CDP-胆碱及CDP-甘油二酯等活化中间物所必需。

  1)甘油二酯途径             CDP-乙醇胺  CMP      

  磷脂酰乙醇胺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磷脂酸  甘油二酯 转移酶     (脑磷脂) 

  磷脂酰胆碱

  CDP-胆碱   CMP (卵磷脂)

  脑磷脂及卵磷脂主要通过此途径合成,这两类磷脂在体内含量最多。  

  2)CDP-甘油二酯途径                   肌醇

  磷脂酰肌醇

  丝氨酸

  葡萄糖  3-磷酸甘油  磷脂酸   CDP-甘油二酯 合成酶 磷脂酰丝氨酸

  CTPPPi磷脂酰甘油

  二磷脂酰甘油

  (心磷脂)

  此外,磷脂酰胆碱亦可由磷脂酰乙醇胺从S-腺苷甲硫氨酸获得甲基生成;磷脂酰丝氨酸可由磷脂酰乙醇胺羧化生成。

  2、降解

  生物体内存在能使甘油磷脂水解的多种磷脂酶类,根据其作用的键的特异性不同,分为磷脂酶A1和A2,磷脂酶B,磷脂酶C和磷脂酶D。

  磷脂酶A2特异地催化磷酸甘油酯中2位上的酯键水解,生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溶血磷脂。后者在磷脂酶B作用,生成脂肪酸及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再经甘油酸胆碱水解酶分解为甘油及磷酸胆碱。磷脂酶A1催化磷酸甘油酯1位上的酯键水解,产物是脂肪酸和溶血磷脂。

  七、胆固醇代谢

  1、合成

  合成部位:肝是主要场所,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光面内质网中。

  合成原料:乙酰CoA(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由线粒体转移至胞液中)、ATP、NADPH等。

  合成过程:

  1)甲羟戊酸的合成(胞液中)

  2*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HMGCoA还原酶 甲羟戊酸

  NADPH

  2)鲨烯的合成(胞液中)

  3)胆固醇的合成(滑面内质网膜上)

  合成调节:

  1)饥饿与饱食 饥饿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相反,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肝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胆固醇合成增加。

  2)胆固醇 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

  3)激素 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胰

  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则能抑制并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甲状腺素除能促进合成外,又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且后一作用较强,因而甲亢时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反而下降。

  2、转化

  1)胆固醇在肝中转化成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基本步骤为:

  胆酸

  胆固醇 7α-羟化酶 7α-羟胆固醇        甘氨酸或牛磺酸 结合型胆汁酸

  NADPH              鹅脱氧胆酸

  胆酸     肠道细菌   7-脱氧胆酸

  甘氨酸 牛磺酸   鹅脱氧胆酸         石胆酸

  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合成及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如睾丸酮、皮质醇、雄激素、雌二醇及孕酮等。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在皮肤,胆固醇可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

  3、胆固醇酯的合成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在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

  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在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和溶血卵磷酯。

  八、血浆脂蛋白

  1、分类

  1)电泳法:α﹑前β﹑β及乳糜微粒

  2)超速离心法:乳糜微粒(含脂最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相当于电泳分离的CM﹑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及α-脂蛋白等四类。

  2、组成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组成。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蛋白质最少,故密度最小;VLDL含甘油三酯亦多,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CM;LDL含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最多;含蛋白质最多,故密度最高。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称载脂蛋白。H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A,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100,VLDL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B﹑apoC,CM的载脂蛋白主要为apoC。

  3、生理功用及代谢

  1)CM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成熟的CM含有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LPL可使CM中的甘油三酯及磷脂逐步水解,产生甘油、脂酸及溶血磷脂等,同时其表面的载脂蛋白连同表面的磷脂及胆固醇离开CM,逐步变小,最后转变成为CM残粒。

  2)VLDL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VLDL的甘油三酯在LPL作用下,逐步水解,同时其表面的apoC、磷脂及胆固醇向HDL转移,而HDL的胆固醇酯又转移到VLDL。最后只剩下胆固醇酯,转变为LDL。

  3)LDL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肝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apoB100水解为氨基酸,其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及脂酸。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胆固醇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①抑制内质网HMGCoA还原酶;②在转录水平上阴抑细胞LDL受体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对LDL的摄取;③激活ACAT的活性,使游离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在胞液中储存。

  4)HDL 逆向转运胆固醇。HDL表面的apoⅠ是LCAT的激活剂,LCAT可催化HDL生成溶血卵磷脂及胆固醇酯。

  九、高脂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

  ⅠCM↑甘油三酯↑↑↑

  ⅡaLDL↑胆固醇↑↑

  ⅡbLDL﹑VLDL↑胆固醇↑↑甘油三酯↑↑

  ⅢIDL↑胆固醇↑↑甘油三酯↑↑

  ⅣVLDL↑甘油三酯↑↑

  ⅤVLDL﹑CM↑甘油三酯↑↑↑

  注:IDL是中间密度脂蛋白,为VLDL向LDL的过度状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原因是LDL受体缺陷

  第三章 氨基酸代谢

  一、营养必需氨基酸

  简记为:缬、异、亮、苏、蛋、赖、苯、色

  二、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1、来源

  1)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2)由肠道吸收的氨;即肠内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和肠道尿素经细菌尿素

  酶水解产生的氨。

  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的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