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考研 > 正文

海天名师常红利预测2006考研时政重点及模拟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12/30 17:18  海天学校

  主编:常红利,全国著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政治理论研究与教学“互联法”创始人,西安交大人信考研政治辅导团队成员,北京海天学校专职教授。自1993年以来,常红利老师一直辛勤工作在考研辅导第一线,深谙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规律,对考生的弱点和误区了如指掌,是全国唯一能够做到对考研政治各门课程都十分精通并能全程授课的教师。常红利老师讲课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认真严谨,生动幽默,富有激情,深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喜爱。常红利老师编著有《2006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考点互联提纲与全真试题》(7月出版
,强化、模考班使用)、《2006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考点专项与综合模拟试题》(11月出版,模考、冲刺班使用)《2006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考点考试范围与背诵提示》(12月出版,串讲、点睛班使用)

  形势和政策

  2006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形势与政策的考查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间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三、时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的适当结合。其中第三部分是今年大纲的新增部分。大纲同时规定,考研形势与政策的考查题型为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分值为10分。在众多的时政知识面前,如何抓住复习的重点呢?根据历年形势与政策试题的特点,考生应当把握好以下两条原则:一是国内部分突出考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其他时事命题较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当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报告以及领导人关于重大事件的讲话中。二是国际部分强调“与中国有关”,突出考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与大国关系(如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地缘政治(与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及其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下面就是依据以上两条原则遴选出来的2006年考研形势与政策的重点。

  1.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每年的“两会”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可能作为形势与政策知识要点进行考查的要点包括:一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去过一年的有关总结、新一年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等;二是领导人选举结果,如胡锦涛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三是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涉及的有关重大问题,如中国经济发展、台湾、中印等问题。

  2.连宋大陆行和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事关祖国统一的重大问题。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子近年来活动频繁,对祖国统一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继承发展了原有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政党对话,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

  3.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朝鲜是中国近邻,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2月朝鲜宣称“已经拥有用于自卫的核力量”。伊朗核问题方面,伊朗虽声称“没有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却有意“向阿拉伯国家输出核技术”。朝核问题六方第四轮会谈取得的成就、各方观点及其差异、中方在会谈中的积极作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意义、伊朗核问题的深刻背景等都可能作为考试命题的知识点。

  4.联合国成立60周年和联合国改革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9月,胡锦涛出席了联合国首脑会议并出访了加拿大、墨西哥。本专题应当着重掌握的知识点包括:一是胡锦涛与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等三国元首会谈时涉及的主要问题;二是胡锦涛在不同场合所作演讲的主题和主要观点;三是联合国改革的动态及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5.抗战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死亡5120余万人。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世界人民经过6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专题重点应当理解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二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三是中国要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四是各国展开各种活动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6.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

  在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之际,亚非106个国家举行了第二次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应当着重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第二次亚非峰会的主题及会议宣言、胡锦涛演讲的主题以及万隆会议纪念大会的相关内容;胡锦涛出访文莱、印尼和菲律宾的重要讲话精神。

  7.胡锦涛出访拉美四国并出席APEC会议

  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四国是2004年底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知识点包括:第一,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阿根廷时发表重要讲话的主题及其具体内容;第二,把握胡锦涛主席就中国在经贸合作、反恐等问题上的立场观点;第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主旨;第四,对于胡锦涛主席拉美四国之行成果的肯定评价。

  8.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

  2005年是中国民族工作重要的一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新疆成立50周年和和西藏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本专题要求掌握的要点包括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基本形势、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

  9.欧盟宪法条约命运多舛

  自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以来,欧盟逐步发展壮大。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是当今世界经济和整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等10个国家成为其新成员国后,欧盟已经拥有25个成员国。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签署,1993年生效)、阿姆斯特丹条约(1997年签署,1999年生效)、尼斯条约(2000年签署)都是欧盟发展史上的重要文件,欧盟宪法条约必将将欧盟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欧盟宪法条约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重要问题,欧盟宪法条约的命运是当前国际政治的焦点问题之一。

  10.胡锦涛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G8+5峰会

  6月30日胡锦涛开始出访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并于7月5日、7日分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G8+5峰会。本专题需要掌握的要点包括:一是胡锦涛访俄哈的主要成就;二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主要议题;三是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G8+5峰会上阐述的主要观点。

  11.十六届五中全会

  每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都是考研形势与政策必考内容。2005年10月8日—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12. 二十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闭幕

  2005年10月16日,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河北香河闭幕。会议除按惯例发表公报外,还发布了《二十国集团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联合声明》、《二十国集团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联合声明》以及《二十国集团2005年改革议程》。

  开幕式上,胡锦涛会见了与会财长、央行行长和国际机构代表,并发表了题为《加强全球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就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把握机遇,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四点主张:第一,要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第二,要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对话和协调;第三,要完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和规则;第四,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13. 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贾庆林做了题为《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贾庆林强调,纪念台湾光复,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斗争历史,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台湾与大陆命运相连,两岸同胞荣辱与共;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

  14. 胡锦涛就发展中朝两国关系提四点建议

  10月28日,胡锦涛在平壤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举行会谈。胡锦涛就进一步发展两党两国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加强相互沟通;二是拓展交流领域,丰富合作内涵;三是推进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四是积极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益。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