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资格考试 > 正文

2006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大纲

http://www.sina.com.cn 2006/01/20 10:27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是针对公务员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位要求进行的考试。本次公共科目笔试按规定比例入围的考生,方可参加人事考试机构组织的面试。

  二、考试内容及结构

  本次公共科目笔试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三个科目。其中,A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A卷、《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卷和《申论》三科;B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B卷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卷两科;C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C卷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卷两科。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加试法律专业科目。

  (一)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家公务员制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近期党的重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修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法律: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商法;

  语文知识:词汇、语法、修辞、汉字、文学常识;

  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规范、 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其他知识:2005年3月1日至2006年3月1日以来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等基本知识;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常识及中国文化常识等。

  考试题型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纠错题、简答题、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阅读理解题和材料概括题等形式。在上述形式中选择4-6种,既有客观性试题,又有主观性试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根据国内外公务员考试的现状,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在行政职业能力方面,公务员工作要求公务员具有一定的知觉速度与知觉准确性和准确处理数量关系、合理进行判断推理以及恰当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快捷的资料分析等基本能力素质。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00分钟,满分100分。

  根据上述五项基本能力和A、B、C三类考试招考职位的基本任职要求,下面各表中分别列出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科目各类考试的具体内容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卷的内容结构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数学运算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图形推理

演绎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长句理解

阅读理解

资料分析

文字资料

表格资料

图形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卷的内容结构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同符查找

数字区间定位

字符替换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数学运算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图形推理

演绎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长句理解

阅读理解

资料分析

文字资料

表格资料

图形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卷的内容结构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数学运算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图形推理

演绎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长句理解

阅读理解

资料分析

文字资料

表格资料

图形资料

  (三) 《申论》

  《申论》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总体上分三大部分:首先提出“注意事项”,给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导性建议;其次给定一组10000字以内资料;然后提出“申论要求”,要求考生在弄清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若干题目。

  “申论要求”涉及三个方面:《申论》试卷一般为三题(也可能为二题或四题)。第一题一般是请考生写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者概述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第二题一般是请考生分析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题一般是请考生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自己提出的对策,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

  《申论》试卷中的各题分别计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三、公共科目笔试作答要求

  (一) 《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要求携带的作答工具有钢笔(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的客观性试题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的客观性试题均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申论》考试要求携带的作答工具有钢笔(其他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签字笔),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所有考试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信息,不得在试卷作答部分留有与答题内容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按作弊处理。

  (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卷考试有四遍铃声。

  考试前15分钟,第一遍铃声(预备铃),考生进入考场,将身份证和准考证放在课桌右上角备查。监考人员发给考生答题卡和试题本(Ⅰ、Ⅱ)。考生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此间,考生可以阅读B类考试说明(含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的答题说明和例题),并按照上面的规定去做。

  考试开始,第二遍铃声,监考人员宣布作答试题本(Ⅰ)上的试题(知觉速度与准确性部分),时限为10分钟。试题本(Ⅰ)上的题目答错要倒扣分。必须注意,试题本(Ⅰ)上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是单独计时测验,如果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这一部分试题,不能接着做试题本(Ⅱ),必须听候监考人员的指示。

  考试进行10分钟,第三遍铃声,监考人员宣布停止作答试题本(Ⅰ),考生应立即合上试题本(Ⅰ),开始作答试题本(Ⅱ),监考老师回收试题本(Ⅰ)。考生如果无视监考人员的要求,继续作答试题本(Ⅰ),将作违纪处理。试题本(Ⅱ)上的各部分题目虽然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但并不分别计时,仅供考生答题时参考。试题本(Ⅱ)上的各部分题目答错不倒扣分。

  考试结束,第四遍铃声,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将题本合上,等待监考人员收回题本、答题卡,然后离开考场。

  (三)其他各科考试的实施过程均有三遍铃声。考试前15分钟,第一遍铃响(预备铃),考生进入考场,将身份证和准考证放在课桌右上角备查。监考老师发给考生答题卡和试题本。此间,考生不得擅自提前翻页或答题,违者将作违纪处理。第二遍铃响,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考试时间为各科规定时限。第三遍铃响,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并收回答题卡和试题本。

  (四)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擅自将试题本带走或抄录试题,否则,将取消其考试成绩,终止考试资格,并追究相关的责任。

  四、答题卡填涂方法说明

  由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卷评分的,请按以下要求认真填写:

  1、首先你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分别在“姓名”、 “准考证号”栏填写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准考证号一栏下面的十一个方框中,填上你准考证号的十一位数字,不足十一位的,请靠右侧填写,即准考证号最后一位应落在最后一个方框中。然后,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将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相应的方括号内涂黑。

  2、答题时,用2B铅笔在对应题号所选项的方括号内涂黑,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干净,必须保持卷面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五、考试复习范围和建议参考用书

  1、考试内容原则上以大纲划定的范围为主。此外,提醒考生的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将有10%超出考试大纲指定范围的内容。

  2、本次考试不指定教材,但考生可参考以下用书:

  江苏省公务员学习丛书:

  《马克思主义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南京大学出版社)

  《行政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

  《语文知识与公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省公务员学习辅导用书:

  《综合基础知识》(江苏人民出版社)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江苏人民出版社)

  《申论与写作》(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省人事考试中心

  二○○六年元月

    特别推荐:2006公务员面试全方位指导

    点击查看全部2006公务员面试、调剂信息

    在新浪网,每天有数百位公务员战友的各项疑难问题得到高手的热情帮助,你有问题吗?快来加入吧!

    新浪网考试频道将在公务员考试专栏内提供2006年公务员考试最完整的招考信息及最丰富的复习材料,敬请关注!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