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下降 上海春季高考大旗还能扛多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1/26 10:18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周凯 实习生 黎音亮 1月14日,上海市2006年春季高校招生本科录取工作结束,到5所本科院校报到的考生有1284人,超出原定的本科招生计划54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4.39%。 而就在半年前,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从2006年起北京市将不再进行春季招生试点工
春季高考给落榜生增加了一次入学机会 春季高考自2000年试点以来,先后有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4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竞争压力。对于考生而言,每年的春季高考无疑为夏季高考的落榜考生增加了一次报考高校的机会。 现在已经与上海一家建筑设计院签约的小诸就是春季高考的一名受益者。小诸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他从小成绩就很优秀,高中也就读于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控江中学,2001年秋季高考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可是由于发挥失常,他以一分之差与第一批录取院校失之交臂。 当时小诸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一年以后参加秋季高考,二是半年以后参加春季高考。一年后的秋季高考还可以报考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而半年后的春季高考最好也只能报考上海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经过一番考虑,小诸报名参加了春季高考辅导班,半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小诸所在班级的同学都是通过春季高考进入大学的,而且学习更加努力。“如果当时选择秋季高考,能否考上同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还要多花半年时间,现在看来当时选择春季高考并没有错。”小诸说。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制定的《2006年上海普通高校试行春季招生考试实施办法》中强调,春季招生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给学生提供多次入学机会,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同时表示,春季招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普通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校‘学分制’的全面实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的上海春季招生考试仍然是“试行”。 名校、重点高校不愿参加春招 春季高考吸引力下降 实际上,春季高考自2000年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尤其是2004年成为春季高考的“分水岭”,这一年,内蒙古首先取消春考,安徽省则是最后一次春考,而北京的春考报名人数也首次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春考是鸡肋”的说法充斥媒体。不过,有意思的是,在200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却传出了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继续扩大“春季招生”、“专升本”、“插班生”等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的消息。 2000年,1755人;2001年,3073人;2002年,4968人;2003年,5800人;2004年,2261人;2005年,1466人。这是北京市6年春季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在2003年达到高峰之后,迅速落入低谷。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是2004年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8所市属重点高校退出了春招。但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春季高考逐渐受到冷落的原因却有很多。 回顾6年来4省(直辖市、自治区)参加春季招生的高校,很难找到名牌大学的身影,最好的也只是省(市)属重点高校,而且连这些省(市)属重点高校也在逐渐退出。在最后一个坚守春季高考的上海,公办高校只剩下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商学院,而曾经参加过春季招生的上海海运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都已逐渐退出。 除了公办高校少、重点高校少,春季招生的本科专业也越来越少,高职(专科)的招生比例则越来越大。在2006年上海市的春季高考招生计划中,虽然招生总数比2005年增加了近400人,但本科计划却减少了110人,而高职(专科)却一下子增加了500多人。本科招生数量的减少也阻挡了不少渴望迈入“本科”门槛的考生。据统计,200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试行春季招生中,本科7所高校完成招生计划的106.79%,高职(专科)6所学校却只完成招生计划的83.03%。 资源限制、管理复杂和生源质量“阻碍”了高校的招生热情 公办高校退出的其中原因之一是近几年高校普遍扩招,本科生人数趋于饱和,但是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导致课程、住宿、餐饮安排上出现困难,各种软硬件设施发展跟不上人数的膨胀。今年退出春季招生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负责人就坦言,学校住宿的扩容跟不上学生的增加人数,如果今年参与春招,学生的住宿问题就很难解决,为了对学生负责,所以选择放弃招生。 而另一方面,春季班学生的加入也“打乱”了高校的课程设置、住宿安排等一系列原有秩序,给学校带来了“麻烦”。 对率先实行“学分制”的上海大学来说,春季班的加入让原来已经非常复杂的课程安排得更加复杂。上海大学一位负责教务的老师告诉记者,上海大学原来就已经实行短学期制,一年有三个学期,再加上一个夏季实践学期,每年就要排4次课,自从参加了春季招生之后,每年就要排8次课,不少老师疲于奔命。而这种结果又和春季高考“促进高校‘学分制’的全面实施”的初衷产生了矛盾。 除了高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限制,春季高考的生源也“阻碍”了重点高校的招生热情。按照《2006年上海普通高校试行春季招生考试实施办法》的规定,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读学生仍然不得报名参加春季高考,春季高考的对象依然是“落榜生”和社会青年。“虽然落榜生中也有个别因种种原因没发挥好的考生,但毕竟大多数还是无法达到重点高校的要求,即使我们参加春季招生也招不到理想的生源,所以不如不招。”上海一所重点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对记者说。 实际上,一些春季班的学生心里也有着不大不小的“疙瘩”。“即使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人家一听是春季班的,就会想肯定是落榜生,我们自己心里也不舒服。”上海某高校春季班的小刘说。 部分考生把春季高考当成练兵 考上了也不报到 而每年春考发放多少录取通知书是困扰各高校的另一个难题。上海市春季招生采取的是一人可填报多个志愿的方式,高校根据考生填报情况,按规定发放适度的预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一名考生可同时报若干所学校,也可能同时被多所院校录取,考生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其中一所报到。这样就给招生学校带来了录取上的尴尬,一旦对考生报到数估计不足,就会造成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少人问津。 去年春季招生时,上海某学院有200个计划数,最后报到数达到了400人,整整多出了一倍;而一些学校的报到数则远低于招生计划数,有的不得不10多个学生编一个班开课。 据统计,今年上海市春季招生中,共有3337名分别达到本科和高职(专科)报考资格线的考生进行了志愿填报,超过四分之三的考生填报了两所以上的高校,其中有一成以上的考生填报了5所院校。 不过,今年上海市春季招生已经结束的本科录取中,“发多少通知书”的难题得到了缓解,各招生院校共发出预录取通知书2612份,到5所本科院校报到的考生1284人,超出原定的本科招生计划54人,和招生计划基本一致。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介绍,去年上海师范大学计划录取80人,却有130人前来报到。今年该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连续四五天收集报考本校学生的其他报考信息,与兄弟院校沟通联系,分析这些学生最终可能选择哪些学校。经过预测,学校共发放通知书370张,最后96人前来报到,与80人的招生计划数比较接近。 不过,另一个数字显示,累计在本科报考资格线上报到的录取考生为1330人,仅占本科报考资格线上总人数的52.76%,也就是说有近一半达线的考生没有报到。“有很多考生还把春考当成‘练兵’,达线了却不报到。”上海市一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对记者说。 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在招生模式上,春考能否像秋考一样,限定志愿的报考数,如果一些院校缺额,可以通过补填志愿的方式来完成。同时,针对填报志愿却放弃报到的考生,可规定一年内学生只要一次被录取了,就严格禁止其参加当年内的第二次高考,这样考生对春考的选择会更慎重。 无论是上课、实习还是就业春季班学生自我感觉“低人一等” 因为在教学、管理上和处于多数地位的秋季班学生不一致,春季班学生在校园里也成了“另类”。 晓禾(化名)是上海中医药大学2002级春季班的学生,在2001年秋季高考中失利的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参加了2002年的春季高考,顺利考上了自己的理想专业,可是刚刚进校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逐渐被现实冲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她觉得她和她的春季班同学比起秋季班的同学来受到了那么点“歧视”。 首先是选课不自由,秋季班由于人多,每门课开课的老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而春季班只能接受固定的安排;在学分方面也和秋季班“同工不同酬”,“小实践”秋季班的学分是10分,但春季班只有4分。到了大三,课程安排也一度发生混乱,进校时学校允诺按照2001级秋季班的教学大纲要求,可是到了大三,老师却告诉他们要按照2002级秋季班的教学大纲,这中间的课程和学分都有较大的差别,使得他们一时间无所适从。为了填补两种教学大纲间的差别,他们只能疯狂选课,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到了实习,更让他们自觉“低人一等”,学校告诉他们,因为秋季班人多,先期进入临床实习,已超出了教学医院的负荷,所以春季班的同学只有修满规定的学分和达到规定的成绩才能进入医院实习。晓禾对当年的选择感到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多等半年参加秋季高考呢!”而实际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今年已经取消了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 由于春季班的学生毕业时间和用人单位招聘应届生时间的“错位”,很多高校春季班的学生不得不和下一级秋季班的学生一起找工作,不但没有时间上的优势,反而把“大学四年”变成了“大学四年半”。 晓禾和她的同学们现在面临就业的困惑,因为在2005年11月,用人单位招聘时,他们因为晚进校半年,没有资格领取毕业生推荐表,因而错失了一年中最好的就业良机。若想进入理想的单位,只能在2006年11月的招聘会上与2002级秋季班的同学一起竞争并且与他们同时参加工作。 不过对此说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沈本良副院长认为,现在择业有难度是现实,不论是秋季考毕业生还是春季考毕业生,都是如此,这是大环境,不能因此而质疑春考。 民办高校成为春季高考主角 拿出热门专业吸引了不少考生 与公办高校的逐渐退出相对应的是,民办高校开始成为春季高考的主角。在今年上海市参加春季招生的12所高校中,有7所民办高校,成为历年春招中民办院校招生数量最多的一年。 由于一直存在招生上的弱势,民办高校对每次招生都不敢怠慢。参与春招的民办院校,大都拿出了自己的热门专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有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上海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则拿出了时下很热门的商务管理(会展方向)、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院校存有疑虑和偏见,但是专业设置的新和热,吸引了不少考生报考。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人员表示,学校拿出了最好的专业参与招生,目的就是希望考生不要轻言放弃,不只把春考当成“练兵”。 另一方面,录取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考生。今年上海市教委除划定本科报考资格线外,高职(专科)院校的报考资格线是放开的。从已公布的分数线来看,民办院校的最低录取资格线下降了许多。有关人士认为,春季高考招生是民办院校确保完成招生计划的时机,也是低分考生进入大学的一次机会。 虽然上海的高考升学率早已超过了七成,但上海市教育部门并没有打算放弃“春考”这个可以提高高考升学率的“武器”。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春季高考是专门为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增加一次选择而设的考试,招生院校和规模年年增加,也是稳定上海市升学率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上海参与春招的院校均运行良好,没有不再继续招生的理由。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