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正文

浙江大学 上海招50名理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04/21 18:32  新闻晚报

  浙江大学 上海招50名理科生

  浙江大学今年在沪招生计划为50名,比去年招生计划54名略有减少。该校招办方老师表示,尽管招生计划减少,但是每年浙大在沪都会扩招几名,去年实际招了59人。

  浙大在上海只招“3+物理+综合”并且是第一志愿学生。近几年来,浙大在上海招生
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对稳定,一般在一本控制分数线上40分左右。去年上海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共有100多名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浙大,并且高考成绩过一本分数线,前年则有150多名考生报考。

  方老师介绍,考生在进入浙大后,第一年学业成绩排前50%有资格转专业,但是考生不必对专业太过追求,建议模糊专业概念,把自己基础打得广泛一些,今后的就业选择余地也大一些。

  具体招生专业为:经济学类、法学、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药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详细信息考生可登陆zdzsc.zju.edu.cn/查询。

  清华大学 重点推荐“姚期智”班

  清华大学今年在上海理科和文科共计招收名额为60人(理科50人,文科10人),招生专业共29个。录取时,以招生计划和考生综合分为依据,确定调档数量和调档分数线(综合分去年调档线为理科565/文科545)。以高考分为依据确定专业方向。往年一、二志愿级差一般为3~5分,二、三志愿级差分为1分左右。免试生、加分进档自主招生考生及特长生不占计划名额。如报考踊跃,生源好,清华将在上海继续扩招。

  今年清华在上海招收的专业,理工考试科目(3+综合+1)以物理为主。所有理工科专业均收物理考生。其中,化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生物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兼收化学考生。临床医学只招收英语类应届有志愿考生。日语、生物科学、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类等专业限英语类应届有志愿考生。日语、生物科学、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类等专业限英语类考生。文科专业限文史类考生。

  清华学生大一大二每个春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特点,重新双向选择调整专业。清华大学还设立主、辅修制度,即在理、工、人文、管理等不同专业大类之间,学生可以攻读辅修专业课程,获得辅修专业证书。面试推荐读研究生时,可以跨学科门类,进行再一次选择。该招办建议考生报志愿时,宜先选学校,后选专业。填报的志愿不要集中在某几个热门专业,所选专业之间,应形成适当的梯度,范围广一些为好。在招生的专业中,考生愿意调配的专业越多,录取的机会月大,服从专业调剂,录取机会最大。

  清华特别向上海考生推荐由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主导、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的清华大学“软件科学实验班”。该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麻省理工、斯坦福同等水平的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今后将每届只从大一的新生当中招收30人。部分最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前往美国的前5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另外四年级的同学都将有机会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 本市招收42人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上海的招收计划数为42名,其中文科20名,理科22名。该校将继续推行“按大类招生、通识化培养”的招生、培养模式。按类招生的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再根据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分流到具体的专业。

  今年将继续通过高考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定向国防生,并根据需要扩大了国防生的招生计划。国防生招生类别及专业为哲学类(哲学专业)、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学专业。以上每个专业招生30人,共计招生120人,只限年龄在20周岁以下、应届高中毕业的、外语语种为英语、应届高中毕业的男生报考。

  英语专业在本市投放了1个招生计划。该专业实行双学位培养模式。双学位培养实行五年学制,根据外语学科的特点及相关学科间的联系,兼修专业目前暂定为工商管理、知识产权法和国际政治三个专业。学生可选择五年制的双学位培养模式,也可在四年内完成外国语学院规定的本科培养计划正常毕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申请副修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副修第二专业。本科生入校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第二或第四学期内提出转专业申请。

  北京大学 工学院第一年招本科生

  北京大学2006年招生计划继续保持稳定,校本部招生计划总数为2650人。医学部计划总数为850人,其中本科650人,高职专科200人。

  今年该校本部和医学部仍实行分代码招生。如果医学部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情况下,只调剂第一志愿报北京大学理科类专业且接近北京大学理科提档线而未能被录取的考生。

  学校“元培计划”实验班招生计划为160人。该计划旨在强化通识教育,学生进入该试验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北大丰厚的教育资源。元培计划班的学生进入北大不分院系和专业,一年半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己对学校专业的了解、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在学校内部教学资源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

  北大工学院今年第一年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名称为“工学类”,计划70人,根据报考情况可略增加。第四学期分流专业名称为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能源与资源工程。

  北大今年在各省市的调档比例基本控制在110%左右,视生源情况而定。在符合北大录取的条件下尽量不退或少退档,确保高分考生的利益。凡各省市规定的加分投档的考生,如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得保送资格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北大按照其加分政策(最高不得超过20分)加分后提档,然后按实际考分录取专业。(如果省市没有给考生加分,北大不再给考生按加分政策提档和录取。北京大学的特长生候选人按既定降分录取。)

  北大录取时的专业志愿差为3—8分,以最大限度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为标准,调剂志愿不设专业志愿差,调剂录取时将会电话征求考生意见。在高考志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降低20分以内顺序录取有志愿的学生,录满为止。今年该类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应用语言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包括理科的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地质学、考古学(包括理科的文物建筑方向)、菲律宾语、印尼语、越南语等专业。具体可登陆网站www.gotopku.cn/index.php查询。

  南京大学 对体检有补充要求

  南京大学2006年计划在上海招收本科生60人,其中,理工类38名,文史类18名,外语类4名。南大实行按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相结合。

  对考生体检要求除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外,作如下补充: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高血压病、严重心律失常者不予录取;有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者不宜就读法学、新闻学和外语类专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宜就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入校后需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异常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或有重大疾病隐情不报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入学资格。

  学校录取按照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新生录取工作,并作如下规定:①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实行远程网上录取。②实行按志愿录取。若省(市、自治区)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一志愿不满,方接受二志愿及以后志愿的考生。专业之间按分数级差录取,级差分为5、3、2、0分(上海市考生录取专业的级差分为3、2、1、0分)。③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加分条件的考生,按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及参与专业的选择,但最大加分分值不得超过20分。经教育部备案的有关省(市、自治区)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本地区高等学校。

  此外,除国防生外,各专业的录取不规定男女生比例,建议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本人所学语种的专业。具体考生可登陆xgc.nju.edu.cn查询。

  中山大学 政策性加分考生优先录取

  中山大学日语、法语、德语专业可招收外语考试语种为相同语种的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定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生入学后只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电子档案及时投出中山大学,减去分数级差后与第一志愿考生按分数排序录取。

  对于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分数级差办法。专业分数级差的计算方法为:同一专业的第二、三、四志愿的级差值分别定为3分、2分、1分,即第二志愿减去3分、第三志愿减去5分、第四及后续志愿减去6分与第一志愿考生排序划线。

  若考生所报专业志愿中无医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则视为不服从在医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录取,即使填报了专业服从,亦不安排到医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录取。若考生全部填报医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志愿且填报了专业服从,则只安排在医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中录取。

  中山大学对于符合教育部、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政策性加分、降分进档考生,在高考原始成绩(指不含任何附加分的成绩)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具体考生可登陆http://www.sysu.edu.cn查询。

  香港大学 5月31日报名截止

  香港大学今年继续实行“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通过此计划入学的学生,与其他本地生一样获得港府津贴,只需缴付基本的学费;2006年度名额约250个。

  港大今年的截止报名日期为2006年5月31日,申请资料须于该日期前呈交港大。如以邮寄方法递交申请,则以邮戳上的日期为准。

  为使学生更快融入香港大学生活,本市考生港大将安排他们先入读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年,在这一年的预备课程中,学生可根据其个别兴趣及情况选修不同科目。学生可藉此年的学习体验内地大学的教育制度,建立交友网络,待来港之后,与香港本地的学生作两地文化及研学交流。具体可查询www.hku.hk/cao/。(作者:张骞 李征 许可臻)

[上一页] [1] [2] [3]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点击查看新浪网教育频道与《新闻晚报·升学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