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中考 > 正文

历史科目评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06/27 19:22  燕赵都市报

  历史科目评析

  2006年历史试题依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做到了紧扣教材重点,反映时政热点,既贴近生活和实际,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又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试题的编制着重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的能力,增强了试题的思维含量;同时还从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入手,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无论是课改实验区试题还是非课改实验区试题,其命制特点均可以概括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体现出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一、紧扣课标、大纲要求,命题依据充分。

  今年课改实验区的试题是在教材版本多样(分别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三个版本)、教材内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命制出来的。试题在考查范围、考查角度、试题难度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倾向任何一个版本教材,而是立足《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寻找依据,很好地落实了省教育厅有关中考的文件精神。非实验区的试题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中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涉及到课标中的30个学习主题,试卷题目涵盖其中的17个,覆盖面约为57%。试卷易、中、难比例定为3比5比2,预估难度系数为0.72。试题还具有概括性强、层次性清、立意新颖、内涵丰富等特点。

  二、考查角度新颖,立意深远。

  试题考查了长征、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五计划、当今国际局势、西安事变、农村问题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广大师生重点准备的重点和热点。但命题者通过新颖的角度来考查,成功地避开了各种复习资料上的成题,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试题强调推动多极化的发展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利益的需要、推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等观点,显示了其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立意。

  三、强化导向功能,积极推动课改。

  命题非常注重发挥中考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给今后的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如试题跳出教材的做法,告诉我们要真正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试题立意深远,告诉我们要真正地挖掘教材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试题立足课标,告诉我们必须深入学课标用课标;试题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告诉我们必须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学科的现实功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等。这些势必会在推动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

  1.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科学、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水平。同时,试题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题在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的命制体现了人文化、科学化、趣味化的特点,杜绝了偏题、怪题。

  2.命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搜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试题既要全面考查学生终生学习所必需的历史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因此,除了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的基本历史常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线索),还要力争创设新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距离,考查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分开的,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遥远的,而是近在咫尺的;不是干瘪的,而是鲜活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命题过程中材料选取,情境设置,都充分考虑了这种现实性、鲜活性。

  如:“和平与发展”是我国政府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正确估计,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我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壮大。考虑到学生对世界格局形成和发展应加深认识,试题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了这一考点。

  又如:今年五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媒体推出大型系列专栏《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试题适时选取了长征历程、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作为素材,水乳交融地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五、典型试题分析

  1.选择题

  主要针对历史基本知识及识记层次能力、理解层次能力进行了考查,同时注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进行考查。题干设计语言简练活泼,题支选取注意了历史知识的宏观性和概念的准确性。

  如:第11、12题,这两道题涉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武昌起义、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内容跨度大,需有宏观把握和准确判断能力才能做答。

  第13题,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胜利,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此题在教材中有充分的史实做依托,但无直接结论,需学生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深刻理解,并经过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第15题,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D.民族战争的结果

  第16题,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这两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纵向历史线索的把握和中外历史横向联系的能力,又考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需经高度概括分析才能作答。

  2.非选择题

  第31题,读图,回答问题。此题按课程标准要求,考查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用同一幅历史地图,考查两个历史事件的有关内容,是本次命题的一个初步尝试。

  第32题,材料解析题。此题的现实性已如前所述。此外还具有开放性、思想性、综合性等特点。

  课程标准规定:“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据此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虑到学生实际,材料的选取采用了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

  在设问上,本题尽量帮助考生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定向提取有效信息。考生如能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领会解题的方向,回答问题就不难了。本题第二问———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要求考生对材料分析提炼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容量大、灵活性强。答案是多元的,又是相对集中的,对思维的要求,既有发散,又有收缩。第三问,要求其结论必须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第33题,融入情境,探究问题。此题考查了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内容:“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

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其特点是:跨度大,跨课标两个主题、教材两个单元,两个事件相隔10年;设问巧妙,层次清楚、梯度明显、指向明确,第二三两问之间逻辑紧凑,自然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无答题障碍;呈现形式活泼,采用真实的历史图片资料切入,并给予重要的文字信息提示(照顾多版本教材),虽未设计成学习生活情境,但资料的提供和问题的本身就带有探究性;立意高,以事件结果为纽带,设问绕开“矛盾说”,而指向对民族利益的影响;内涵深,答题须对事件主客体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考核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34题,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政史综合,历史部分)

  该题历史部分问题的立意,是按照课程标准中“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要求而确定的。试题从当前党和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出发,将不同时期的政策、科技成果对农村的巨大影响组成一条线索,启发学生学习时运用归纳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回避了成题。

  六、对教学的启迪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试题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自然一体的,这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整体性、全面性来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使教学目标更清晰。

  试题的选材、设问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有利于启发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围绕课程标准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对教学内容做有益的拓展。

  试题风格追求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在内涵。这将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考试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