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招志愿补报遇冷 考生择校观加剧就业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0 11:06 新华网 | |||||||||
新华网杭州8月9日电 一项旨在为考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的高考志愿补报政策,今年在浙江省频遭冷遇。为了确保能在发达地区的高校选择到好的专业就读,许多高分考生不惜放弃来之不易的补报机会。 专家认为,目前考生和家长在择校过程中表现出的热东部冷西部、热政经冷农林的现象,加剧了高校招生的区域不平衡和人才供求的地域性、行业性不均衡,使得本已十分严峻
三大因素引发择校歧视 从目前已经完成的高校招生情况看,全国高校在浙江的招生情况仍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浙江本省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高校的报考生源人满为患,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却少人问津,一些西部高校甚至出现第一志愿“零投档”的现象。 为利用好有限的高等教育名额和资源,实现招考双方最大限度对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先后组织了志愿补报。在有资格补报一本院校的470余名杭州市考生中,只有87人递交了志愿卡。而二本经过补报和降分之后,还有大约300个名额没有招满,考试院不得不组织第二次补报。三本考生作为前三批次中补报积极性最高的,也仅有35.8%的人选择了补报。 志愿补报的遇冷折射出来的是考生的择校歧视。首先,考生在最初的志愿填报时,便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歧视。如贵州大学在浙江共招收理科考生38人,正常招生后仅录取17人,余下的21个名额通过补报才得以完成。许多考分上了一本线的考生宁愿退而求二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就学。其次,在专业的选择上,经济、法学、医学等传统热门专业持续升温,农林师范等专业依然乏人问津。在今年的理科招生中,浙江大学录取平均分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医学试验班、经济学类和建筑学,而不得不通过补报来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属于农林及师范类院校。此外,考生对专科院校也存在歧视。尽管第三批志愿补报的是自费本科,学费高昂,但补报之后,所有的三本院校都按计划或者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相当数量没能搭上本科末班车的考生也不愿读专科,而是选择自考本科或复读。 好工作成为择校歧视的根源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宣传处处长张江琳分析认为,择校歧视源自当前考生家庭和社会观念上的偏差。他认为,“东部高校+热门专业+本科=好工作”的思维定势左右了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并最终引发了择校歧视的出现。 上世纪末,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医疗等一系列改革,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增大。一时间,这些专业由于就业形势好、工作稳定、社会地位和收入高,成为考生争相报考的“香饽饽”。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愿意去农村或者落后地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浙江临海市农业局局长董官升对记者感叹,如今大学的兽医系和植保系几乎无人问津,农业局三年连续招收兽医站兽医,却只有1人报名。专科受到冷遇同样在于被认为“教育质量不好,不容易找工作”。 对此,专家表示,考生在择校时不可盲目跟风。“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专业也是逐年变化的,任何类型的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都有限度,到一定程度就饱和了。”张江琳表示,现在中西部和农村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东部沿海城市,一些专科类的高级专业人员就业甚至比本科生还好。 择校歧视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一面是日益凸显的择校歧视,一面却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面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大呼“毕业即失业”,一面是中西部和农村出现巨大的人才缺口。择校和择业之间的严重不对接,无疑对大学生就业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一直被视为热门专业的法学和医学,就业率分别为37.85%和31.01%。报告分析认为,近几年来考生集中涌向热门专业,是造成这些行业人才严重过剩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今年在京、沪、穗15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仅有10.5%的毕业生愿意去中西部工作。而在连年接纳大量毕业生就业后,东部沿海对部分类别的人才需求量也趋于饱和,在东部就业和落户变得越来越难。 浙江临平职高原校长程叔重建议,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对择校歧视这种现象应给予重视,通过政策鼓励、教育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择校时以更为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学校和专业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到西部地区就读和工作。(记者:张乐 周晓静)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