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放弃不如主动放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2/14 16:47 新闻午报 | |||||||||
[实战篇] 被动放弃不如主动放弃 聊客:章翔就职:某区街道办事处
考试前,我为自己制订下“16字整体战略方针”,即先易后难、按部就班、快速推进、绝不逗留。放弃包括被动放弃和主动放弃,在笔试过程中,因为题量特别大,因此可能面临做不完的问题。会做但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没做,这是一种被动放弃。侧重自己有把握得分的试题,舍弃那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得分可能性不大的题目,这就是主动放弃。在做《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时,时间较紧,于是对“数字运算”题我放弃了几题、“演绎推理”放弃了几题,这样,总共放弃近10道题。 一般来说,将题目浏览之后,会做还是不会做,马上就会有个基本判断。主动放弃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有些题一看就会,就要第一时间把它们做出来;而有些题看完之后有一点思路,但是短时间内还做不出来,可以在题目旁边做一个标记,先不要做;有些根本不会的题目只有快速跳过。当把所有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做那些有标记的题目;等这些都做完后,才有时间来关心那些被冷落一边的根本不会做的题,这时,可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进行猜测。主动放弃的根本原则是要把所有会做的题做出来,把真实的水平发挥出来。 经验:在平时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时,要尽量选择题型和难度与真题接近的,并严格限时做题,提高自己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战中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发挥出应有水平。 答题采用要点表达 聊客:王浩就职:某区建委 在公务员考试中,我发现一个乐趣,那就是与命题及阅卷老师“对话”。与命题老师对话的媒介是《申论》所给出的大段大段材料,与阅卷老师对话的媒介是自己用笔在规定时间内所写下来的文字。和命题老师对话的目的是要揣摩他们命题的意图和要旨,与阅卷老师对话的目的在于猜测他们的预期想法和评判标准,以期能得到很好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对话,我的头脑会变得很清醒,复习和考试时都会觉得像是一场游戏。 《申论》考试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给出的各种看似没有多少关联的材料中“提出”所指向的一个共同的“问题”,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找出《申论》中的“论”,有论才能“申”。写作的框架不同于传统教育中的议论文,根据我的经验,通常的基本框架如下:1、点题,一两句话引出材料中的问题焦点;2、分析问题,分析焦点问题的来由、现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3、解决问题,这部分最重要,申论考察的其实就是这一点,即对这个危机问题或者焦点问题有怎样的想法和解决方式。写申论无论是揭露矛盾还是提出解决方案都尽量采用“一、二、三”的要点表达形式,以显示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也方便阅卷老师找到他们所要的答案。 经验:学会紧扣材料,可引用材料中的重要数据、关键词组或关键词,高度概括材料并将它浓缩。在写作中适当运用些排比句等句型,可使文章有气势、有起伏,还可以直接套用些理论性的句子,以提高文章的深度。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