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07赛尔考研心理学模考大赛第2期答案及获奖名单

http://www.sina.com.cn 2007/01/04 17:28  赛尔教育

  第二期赛尔心理学模考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5名:

  胡薇薇、王雁、周妍、沈飞、mpjascq

  二等奖5名:

  杨东、刘维、程奇、liupengfeiterry、vera

  其他所有邮寄电子答卷的考生将获得参与奖!

  谢谢各位考生的参与!我们会尽快与各位考生联系奖品事宜。

  2007心理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C 5.A 6.D 7.A 8.B 9.B 10.C 11.C 12.C 13.D 14.D 15.B 16.A 17.C 18.B 19.C 20.A 21.C 22.A 23.D 24.B 25.A 26.B 27.A 28.A 29.C 30.D 31.B 32.A 33.D 34.B

  35.B 36.A 37.B 38.B 39.A 40.B 41.D 42.B 43.B 44.D 45.B 46.A 47.C 48.C 49.B 50.C 51.D 52.C 53.D 54.B 55.D 56.C 57.B 58.B 59.C 60.D 61.D 62.B 63.B 64.C 65.C

  二、多项选择题

  66.ABC 67.ABD 68.ABC 69.ABD 70.AD 71.ABCD 72.ACD 73.ABD 74.ABCD 75.CD

  三、简答题

  76. 答:(1)从测定方式上看,极限法、恒定刺激法为直接依据阈限定义的测量方法,而平均误差法则依据误差阈限的间接测量方法;

  (2)从效率上分析,极限法中有些数值没有被利用造成了浪费,而恒定刺激法所有的数据都可利用,因此,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的效率比极限法高;

  (3)从误差上分析,极限法会产生期望、习惯、误差,平均差误法会产生位置和动作误差,恒定刺激法在三类判断的情况则由于不肯定间距随着被试态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从被试的角度分析,由于某些感受器的特点,这三种方法的使用都受到了一些限制。

  77. 答:区间估计的原理是样本分布理论。

  (1)区间估计是根据样本分布理论,用样本分布的标准误(SE)计算区间长度,解释总体参数落人某置信区间可能的概率。

  (2)在计算区间估计值,解释估计的正确概率时,依据的是该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及样本分布的标准误(SE)。也就是说,只有知道了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和样本统计量分布的标准误才能计算总体参数可能落入的区问长度,并对区间估计的概率进行解释,可见标准误及样本分布对于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是十分重要的。样本分布可提供概率解释,而标准误的大小决定区间估计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加大样本容量可使标准误变小。

  78. 答:错觉指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的现象。对错觉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设:

  (1)眼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描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 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根据这种理论,垂直-水平错觉是由于眼睛作上下运动比作水平运动困难一些,人们看垂直线比看水平线费力,因而垂直线看起来更长一些。但也有另一些事实说明,这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2)神经抑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人根据轮廓形成的神经生理学知识,提出了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如波根多夫错觉等。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原因,而且有主观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79. 答:推论统计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假设检验,其核心逻辑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1)虚无假设是统计推论的出发点。

  在进行任何一项研究时,都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事先对研究结果作出一种预想的希望证实的假设。这种假设叫科学假设,记作H1 ,统计学中不能对H1的真实性直接检验,需要建立与之对立的假设,称做虚无假设,记为Ho。假设检验的问题,就是要判断虚无假设H。是否正确,决定接受还是拒绝虚无假设H。。若拒绝虚无假设H。,则接受H1。运用统计方法若证明H。为真,则H,为假;反之H。为假,则H。为真。虚无假设与备择假设互相排斥并且只有一个正确。因而虚无假设是统计推论的出发点。

  (2)运用小概率原理进行反证法推论

  为了检验虚无假设,首先假定虚无假设为真。在虚无假设为真的前提下,根据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如果导致违反逻辑或违背人们常识和经验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则表明“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不正确的,也就不能接受虚无假设。若没有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那就认为“虚无假设为真”的假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接受虚无假设。这种“反证法”是统计推论的一个重要特点。通常情况下,将概率不超过0.05的事件当做“小概率事件”,有时也定为概率不超过0.01或者0.001。

  80. 答: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验本身

  测验题目取样不当,测验题目格式不妥,测题的难度过高或过低,测题和指导语用词不当,测验时限过短等都会影响信度系数。

  (2)测验实施引起的测量误差

  施测现场的物理环境,主试方面,意外干扰和评分不客观,计算、登记分数出错等也会影响信度系数

  (3)被试

  被试应试动机、测验的焦虑、生理因素、学习发展与教育以及测验经验等都会影响信度系数。

  (4)信度系数还受到分数分布范围的影响

  分数分布范围越宽,信度系数就越高。测验样组各被试的能力或特性越是接近,即其范围越狭窄,也就是测验团体的同质性越高,会使得测验分数接近,即分数分布范围就越狭窄,这样分数的变异量会降低,信度系数就会减少。

  (5)测验长度的影响

  测验长度越长,即题目越多,信度就越高,测验长度增加,信度就随之提高。

  (6)测验难度的影响

  测验难度对信度估计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测验对某个测试团体太难,被试对许多题目就只能做随机反应,即猜测,这是测验分数的差别就主要取决于随机分布的测量误差,信度系数当然就很低,趋近于零。如果题目太容易,被试对许多测题的反应都为正确,那么测验分数就相当接近,分数分布范围随之变得狭窄,同样会使信度降低。信度要达到最高,应该有一个适当的难度水平,以产生最广的分数分布。

  四、综合题

  81. 答:这种现象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即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2)社会学习理论是与犯罪学最为密切的行为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是经过建模过程习得的。他认为个人并不继承暴力倾向,但是遵循三个法则模仿这个倾向。班杜拉认为个人特别是儿童在观察他人时学会攻击反应。他指出许多个人攻击会产生强化作用。这些强化作用可以用公式化为减轻压力,获得经济补偿,获得他人赞扬,或者建立自尊。他认为观察学习也叫模仿或建模。在此过程中,当个体观察和模仿他人学习行为时,进行学习。观察者在看到暴力和色情的内容后,有四个过程,包括注意、记忆、原动力重演和动机。

  (3)班杜拉相信电视是行为建模的渊源。现在,电影和电视以图像形式展示暴力行为。暴力被表述为可接受的行为,特别是从未被惩罚的英雄。由于攻击行为是许多影片的显著特征,高度接触媒体的儿童在模仿他们看到的攻击行为时,可能表现出相当高的敌意。

  虽然班杜拉的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包括电视等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犯罪有很大的相关,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82. 答:(1)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②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互相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③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2)这个理论对我我们工作的启示

  ①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

  ②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建立道德教育计划。

  ③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

  83. 答: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陈述假设:

  虚无假设H0:U男=U0 女 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无差异

  备择假设H1:U男≠U女 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差异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如下:

  方差齐性检验表明两组方差齐性,F=0.009,P=0.927,所以t检验的结果应以第二个表格中的第一列为准,t=2.623,df=19,P=0.017,从而拒绝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差异显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