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07考研政治马政经重点问题4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2 15:47  北京领航考研

  四、当前经济形势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一)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对社会供求的影响。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依法办理用地、资源、环保、安全等许可手续。对必须审批的项目,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扩大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决策权,完善咨询论证制度,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

  (二)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由于单纯的市场机制调节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明显的缺陷,它往往既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要求的共同富裕。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3)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把它们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进经济社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任何国家都有宏观调控,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又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变化的时期,搞好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宏观调控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3.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是认真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搞好宏观调控。关键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方向、重点、时机和力度,改进调控方式方法,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

  4.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供给不平衡、炒作等原因而在房地产行业、能源等行业出现了供需严重不平衡,

房价一路飙升、煤价攀升的同时,也出现了炒房团、炒煤团,以及各个行业里(如医药等)的都存在的商业贿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这需要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予以整治、打击的同时,更要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予以调节,以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

  1.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

  总体尚好,但问题仍然存在。当前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

  2.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投资过热、信贷投放过多,还有土地供应异常活跃。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暗中支持土地违法行为,甚至置国家政令于不顾直接非法批地,而地方上的土地管理部门也不敢坚持原则,使得土地违法现象处于失控状态。

  3.出现投资过快、信贷过多、结构矛盾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原因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仅仅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在2003年以来的此轮经济增长中,这种为增长而增长的掠夺式发展和“惟GDP论”的片面发展观表现非常突出。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转变发展观念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坚决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做法,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但有的部门和地方领导,并没真正理解和把握住这个大局,仅从眼前的“条条”、“块块”利益出发,或者把片面发展讲成是自己“特殊情况要求”,或避重就轻只提经济增长不顾社会发展。特别是,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地方换届的特殊时期,一方面,各地加快发展的冲动非常强烈,尤其是过去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出于政绩冲动,大上新项目加快经济增长,更加助长了这种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发展思路。

  4.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会加剧相关行业产能过剩,加大金融风险,增加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使经济列车失去正常节奏,诱发经济风险。不稳定的高速增长,势必伴随资源环境破坏、社会矛盾增多和发展的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

  5.怎样遏制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必须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从源头上控制投资冲动。要抓住当前房地产调控细则出台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土地和信贷的供应结构。坚决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要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从长期来看,需建立健全投融资约束机制,真正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目标。

  (2)对于信贷投放过多的新问题,从现实角度看,要运用好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即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对当前投资过热“釜底抽薪”。并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近来连续出台措施,将信贷投放过多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3)要抓紧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注重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调整贸易结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0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