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毛泽东思想概论最后点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7 11:45  北京领航考研

  毛泽东思想概论

  复习指要

  1 学科的最主要章节和主要大题出处是第二、三章,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三大法宝)。它们是复习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所在。第一、四、五、六、七章主要考察一般性小知识点,一般考到选择题。个别重要理论点可以涉及到大题。

  2 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选择题和大题的鲜明的出题特点是“史、论、著”的结合(“史”:历史事件、历史背景;“论”:该学科中的理论知识内容;“著”:以毛泽东为代表作者的著作。)

  3 本学科试题主要都是考察对学科内容的准确记忆和理解。选择题要求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准确记忆。分析题也主要是要求答出完整恰当的理论原理,再加上“史、论、著”三者串连型的理解性陈述。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选择题)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选择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纲领(整个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是选择题和大题考点,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理论要点)

  『核心要点总结』中国革命的阶段划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由社会性质和革命对象的不同,中国革命区分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革命对象是资本主义)。由

领导力量以及由此决定的归宿、阵线的不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区分出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归宿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阵线上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归宿是要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阵线上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相关的知识线索:中国革命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的演变(本章的第一节知识点)

  一、中国革命三大阶段:

  时间段革命主要成果

  1919年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底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中国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的演变

  时间段社会性质主要矛盾

  1840年至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

  1949年至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年至1953年,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953年至1956年,是无产阶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956年后社会主义社会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01年文科第33题、理科第32题,04年第20题,05年第36题,】

  『模拟试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关于中国革命对象的问题上,早期党内有的同志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出发,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的同志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出发,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打倒一切资本主义。

  ①请评析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何在。(4分)

  ②毛泽东在1944年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特别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加以区别”。请依据这一观点来分析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两个发展阶段,以及我党对革命纲领问题的正确理解。(6分)

  【考点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阶段问题。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些都是《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最重要的理论知识点,也是多年来的选择题和大题考点(在该学科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因而特别值得加以重视。

  【答案要点】①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种观点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误以为是整个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看到中国革命将要进一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该观点也忽视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犯的是右倾保守主义、机会主义错误。

  第二种观点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误以为是整个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是实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该观点也没有认识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犯的是“左”倾冒进主义、教条主义错误。

  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的问题,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在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方面的区别。(4分)

  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也是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前者是涉及到“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其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后者是贯彻“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是要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分)

  毛泽东在1944年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讲话中谈到了“特别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加以区别”。指出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当时阶段,实现新民主主义政策(最低纲领)是近期目标,但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最高纲领),就不能正确地指导当时现在正在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3分)

  2、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演变(常考的选择题)

  【04年第6题,05年第9题, 06年第26题】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方针政策:

  (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31年,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全民族抗战,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

  (3)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对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势在必行。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政策。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同年12月,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土地改革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建国初期,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者,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根据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土改的新政策。在新解放区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土改政策,以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也调整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在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待富农经济,采取了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理论与实践(可能的选择题)

  (1)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建立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思想。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各根据地建立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随着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决定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后来又提出“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3)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与工农民主政权相比,其特点是:①由工农民主专政转变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专政;②在政权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和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③革命任务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变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停止土地革命,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改革;④由独立于国民政府之外的政权转变为中华民国的地方政府;⑤权力机构由工农兵代表会议转变为参议会,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

  (4)抗战胜利前后,根据时局变化,中共提出建立由各党派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

  (5)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1948年4月,中共提出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9年新中国成立,进入人民民主专政时代。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重要考点,选择题,可能的分析题)

  【01年文科第36题、理科第37题,05年第8题】

  『背诵要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一方面,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另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的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这就为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可能。

  (2)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点是: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要注意根本原因、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区分)。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

  2、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选择题、可能的大题方面)

  『背诵要点』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革命领导者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依靠最广大的农民,团结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二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这又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是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压倒反革命势力,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原因构成:阶级构成、经济政治发展、敌我力量状况)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这主要是由于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其次,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也提供了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一)基本原则:(1)独立自主原则。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是实现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2)区别对待原则。如“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3)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如“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方针。

  (二)主要经验:(1)发展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2)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的保证。(3)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总方针。(4)以武装斗争为支柱,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5)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3、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近几年连续考到选择题与辨析题,联系到近年的时事政治主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可能再考到选择题甚至涉及到分析题)

  【02年文科第7题,03年第23题:1945年1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党的优良作风有;04年第21题:党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05年第22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06年第8题,毛泽东的一副对联讽刺了…,02年理科第32题:辨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背诵要点』

  保持

党的先进性和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是:坚持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的;同时,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理解性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选择题)

  3、三大改造的必然性与经验(06年就“私人资本主义改造的必然性”考到分析题的一部分,选择题多年考到)

  【06年第35题:为什么后来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04年第9题:关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何种性质,01年文科第21题、理科第23题: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02年理科第9题:关于“四马分肥”】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选择题和大题考点,多年考到选择题;今年很可能涉及到大题,值得充分重视)

  【02年理科第10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04年第22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05年第23题: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有】

  2、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选择题考点,今年做出结构调整的考点)

  【04年第8题:毛泽东的“两个务必”的时代背景,02年文科第8题: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3、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今年本学科唯一的新增考点。可能考到分析题的某方面。比较容易应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