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示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8:15  考无忧试题网

  九、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

  1.今年6月,台湾有一批食品在泉州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中国民国94年5月,保质期一年。这批食品的保持期限到

  A.2005年5月 B.2006年5月

  C.2007年5月 D.2008年5月

  点评:本题题干精心设计新的情景,作答本题首先需要知道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其次要掌握计算年代的方法进行运算,聪明的学生也可以在“今年”中去推测。(2005年)在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大陆的热点话题中,把历史与现代,台湾与泉州联系了起来。引伸台湾食品保质期十分贴切,使学生感受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解历史的兴趣。

  2.由南美各

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解放者

  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查巴塔

试题示例

  (二)改错、辨析题

  改错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选举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以上内容有二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答案:“刘少奇”改为“毛泽东”;“选举周恩来”的“选举”改为“任命”。

  点评:改错题一定要明确告诉有几处错误,一般不要超过两处错误;题目设计要周全,不要产生多种的答案。

  辨析题:

  1.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以上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删掉“林彪”。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就被粉碎了。

  2.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完全禁止。

  3.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这种说法对吗?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

  点评:辨析题只要求指出错误并说明“为什么”错即可,说明不要求展开、论述。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门与台湾当局控制的

  材料二:

试题示例

  金门隔海 相望,最近距离不足四千

  米,当你参加“金门一日游”时,会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的两边,各

  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这边写着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那边写着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宝岛台湾在历史上曾被哪两个上殖民国家侵占过?

  比较材料一中两条口号的共同之处。

  举出中国政府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两个成功事例。

  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曾经实现过几次合作?今天的再度握手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积极的意义?

  答案:(1)荷兰 (2)统一中国 (3)香港、澳门的回归 (4)两次,答案能围绕“有利了解,增进共识,有利统一”等有关内容的给分。

  点评:该试题切合时政热点,社会关注问题;体现史学的教育功能,反映历史为社会发展、政治进步与改革服务的历史教育思想。材料新颖、生动,贴近社会生活;4个问题之间有内在联系,且问题之间有一定的梯度,难易适中,第4问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是本题的重要亮点。

  (四)综合题

  1.(论述题)某中学初二(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牧野同学选择了鸦片战争和五四爱国运动两件大事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首先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

  鸦片战争和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而五四爱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答案:(1)鸦片战争之后,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活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五四爱国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传统;个性解放、宣扬理性等。

  评分说明:考生回答“精神财富”时,能答出参考答案中任何一组,均可给基本分,能答出参考答案中任何二组,可给全分.表述不同,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点评:本题提问没有沿袭旧的问答题形式,并杜绝了死记硬背,要求也较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是一道较好的开发性试题.解题的内容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及从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比较、综合鉴别等思维方法,还要运用发散性思维阐述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体会, 因此本题体现了论述题大容量、重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功能.并且有利于促进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的改变,本题难度稍大。

  2.(“活动题”)历史新课程倡导我们积极主动参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参观历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举行故事会、知识竞赛、演讲赛;编辑历史报刊、板报;进行社会调查;观看历史影视作品;撰写历史小论文;参与研究性学习或其它历史学习活动。请你选择一次对你影响最深刻的历史学习活动,完成下表:

  项 目内 容

  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

  你所承担的任务及完成情况

  你的收获(或感受)

  点评:这是南平2005年中考试题,把一次印象深刻的历史活动反映到中考试卷之中,是一次大胆尝试,他需要基于对课改理念、考纲精神的领会理解。评价组讨论后形成共识,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该考题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导教师开展生动活泼的历史学习活动,对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触动,它发挥了考试的导向功能,基于这一点就应该给予肯定!试题既考查了过程与方法,第4栏“你的收获(或感受)”更考查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好编造,这是试题的重要亮点。让有开展实践活动的班级受益也是正确的导向。当然本题的“活动”界定、评分标准制定可以进一步探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