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师解读高考大纲:数学、政治、地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16:29 泉州晚报
数学 考试大纲:变化细微,重在三方面 市教科所张白翎老师在解读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时认为:与去年相比,200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仅有细微的变化,即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高考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进一步接轨,更符合当前初等教育实际情况,适合中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张白翎老师称,数学考纲细微变化主要有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考试要求三个方面。在知识要求中,增加了知识相关背景的认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应了解知识的背景,如导数概念的某些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平滑曲线的切线等),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能力要求中,增加了根据问题的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要求学生能从问题的目标出发,选择捷径,提高运算技能,对学生数学思维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在考试要求中,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的要求,由掌握变为理解,是出于对当前课标教材的考虑,专家们对三角函数的定义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而对“平面”的性质的要求,由掌握变为理解,更切合学生实际。 复习建议:关键把握七大板块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张白翎老师建议在复习数学时,要研究考纲,分析考题,推敲评价。无论复习哪部分内容,都应该认真地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情况,明确方向,提高效率。如细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发现对二项式定理的考查主要考了通项公式的应用及求系数和的方法,而且一般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的,对三角试题一般不再考单独的三角恒等式证明题等。要切实重视“三基”,形成知识网络。要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行梳理,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逐步形成和扩充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一个条理化、网络化、熟练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相关信息,与题目的要求构成最佳组合信息,寻求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数学复习应把握哪些重点?对此,张白翎老师指出,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已转移到: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空间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直线与圆锥曲线、概率与统计七大板块内容。要注意突出这些重点内容的复习,进行专题复习与训练,不但要熟悉这些知识点,更要研究这些板块的常考点,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要加强必要的针对性专题的复习,如最值问题,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应用问题,阅读理解问题等,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题型丰富,而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较强的抽象、判断、运算能力。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用问题则是每年必考而且考查力度呈上升趋势的题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阅读理解和类比推广问题重在知识形成过程,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应当引起重视。历年高考中“开放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是拉开档次的题型,要合理地加强这一方面问题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数学信息进行比较、联想、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和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已有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政治 考试大纲:保持稳定性 市教科所吴世编老师和南安市宝莲中学林跃明老师在解读高考政治考试大纲时称:与2006年的考纲比较,今年政治考试范围仅有第四部分的“年度间国内外时事”改为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除此之外,未作改动,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考纲的稳定意味着今年高考不会有大的变动。 复习建议:关注热点联系实际 吴世编老师和林跃明老师分析近几年的政治试题时认为,政治命题趋势是更加注重对学科内知识,尤其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不回避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命题方式由过去以隐性介入为主转变为隐性介入与显性介入相结合,甚至直接以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根据这一命题趋势,在备考中,要研读考纲,明确考点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对考纲中的考试范围和基本题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体会把握。要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严格按照考纲,坚持全面覆盖原则,不留知识“死角”,小步推进,步步为营,夯实学科基础知识。要构建知识网络,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联系和综合。要强化训练,精选试题,结合近几年来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通过练习查缺补漏,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要关注课改,创新教法,整合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与实践能力。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显著特点是“迎着热点上”,以国际国内时事热点为背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吴世编老师和林跃明建议,要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 地理 考试大纲:考试范围形式不变 今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内容基本不变,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均没有变化,这说明近年高考已趋于稳定。这是市教科所高福平老师在解读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时的看法。 复习建议:突出主干知识 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福平老师认为,根据高考地理试题的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应用性及人文性等主要特点,在地理备考中,要研读考试大纲,明确命题的主要方向,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落到实处,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及分布、变化规律,抓住地球运动、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河流、地质作用、资源,地理区位分析、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重点知识。要重视地图的复习,坚持图文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地理图像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地图的思维地图,熟悉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洲图及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地理计算能力的训练。 “活学活用知识”是高考对学生的要求,高福平老师建议,地理复习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与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例如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的形成过程,某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某产业部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把现实问题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高中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及教材与高考关系,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地理的复习过程中,适当精选新课程教材的有关内容素材作为复习的材料。要重视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