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态度:冷门学科应有更多政策扶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0:10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招收研究生的导师到底该不该向学校交助研经费,学科差异如何对待?改革方案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进行之际,一些高校的教授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表示,该校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讨论。他看到,方案中同样要求招收研究生的导师缴纳经费,但由于是征求意见稿,这一条款并未确定,学校还将根据意见进行调整。

  但许纪霖表示,他游学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高校的文科并没有强行规定导师要缴纳经费,而是由导师自愿提供经费,学校不会硬性规定,更不会作为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如果制定的方案一刀切,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

  许纪霖说,文史类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确实不一样,比如工科,有时候一个课题的经费就达几百万元上千万元,不对招生名额作出限制,导师肯定会抢着多招学生。从这个层面考虑,这个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文科非常不一样,文科中的一些应用型社会科学可能会有大量的项目,也许可以承受交费招生,但人文基础学科不一样,即使没有任何课题,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他说。

  他的这一看法得到了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晓芒的认同。邓教授表示,从制度设计上来看,设计者似乎把这个制度当成了福利。“对能拿到课题经费的学科来说,这确实是福利,因为招来学生可以干活儿,但对于文科类基础学科而言,这不但不是福利,反而是负担!”

  他说,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要无私奉献,结果得到的与付出的不成比例,“这样的话,招生还让我出钱,我干吗出钱?可怜的一点课题经费,好不容易才争取过来,谁还愿意再掏出去?这样的话还不如不招。”

  他也怀疑这个制度会导致成本向学生的转嫁。他说,他听到有些教师在议论,要交钱的话,如果学生一定要报考,就事先告诉他们先由老师向学校垫付这笔费用,然后再让考生自己掏钱退回给导师,“就像从左边口袋放到右边口袋一样”。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则表示,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制度实施要一步到位会产生问题,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推行这样的标准会对人文学科产生负面影响,“文科经费不多,能获得的捐助也少,完全靠这些做助研经费很难,如果让老师自己掏腰包,那就更不合适了。”

  他认为,浙大的方案对不同学科进行区别对待是正确的,但有些学科是冷门,需要学校保护,应该考虑更多的政策进行扶持。“而且要有过渡期,不要一步到位”。

  他说,有些人文学科,虽然看起来不能产生实际利益,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整个民族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不能光看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许纪霖表示,高校中并非所有方面都可以量化,助研经费文科少交点工科多交点,

大学排名时文科成果折算为理工科的1/3等,都进行量化,这些看起来很简单、很科学,事实上却非常不科学,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科差异。

  邓晓芒也认为,如果高校的管理者仅仅站在理工科的立场看待文科,那文科十有八九会变成花了钱却难出成果的累赘,“面对这样的情形,文科能好受吗?”(本报记者 叶铁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