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改革方案的受益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0:10  中国青年报

  虽然2007级研究生尚未入学,但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已经在直博生中实行了。

  范良聪是该校经济学院的直博生,他说,相应的文件已经下发,他多少也看到些。“最大的感受,是以前读书要赚点生活费,现在差不多可以专心读书了,对学生来说好处挺大的。虽然以前不用交学费,但普通奖学金数额比较少,现在虽然要交钱,但奖学金普遍较高。”

  对直博生而言,改革后的方案确实是个利好消息,浙大新研究生奖助体系规定,“直博生按照博士生的身份参加评定,直博生、提前攻博研究生和硕士免试生的基本助学金一般评定为一等”。而一等基本助学金就等同于全额培养费。

  范良聪说,对改革后的制度,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读硕士的时候,挺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的,所以要兼职赚生活费,现在只要努力做好研究,表现出色,争取来的奖助学金基本可以保障生活。”他表示,现在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确实应该加强对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保障。

  “不过,没拿到全额基本助学金的同学,到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他们享受不到新制度带来的利好,反而要付出更多。”

  范良聪同时认为,让导师在招生时交助研经费,且按照边际成本成倍递增的方式缴纳,导师普遍反映压力很大。对于课题多的学科应当是有效的,但对于冷门学科应该有配套机制,“要不然偏理论研究的学科招生更少,因为课题太少了,没有经费,但这些学科也很重要”。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则表示,经济学院在与学校反复沟通协商后,所制定的方案终于得到了批准,该院新方案与老制度的差别在于:

  第一,经费方面。改革前,70%以上学生公费,30%左右自费,所有学生的津贴相同,由学校统一发放。导师招生无需出钱。改革后,学校经费不增加支出,但学院经费负担增加,因为经济学院决定自己拿出经费保证导师每年招生1名,如导师只招1人,无经费支出负担。如招两名,导师还可向学校申请扶植名额。而学生,则有40%左右按学校政策可用校拨最高奖学金充抵学费,还可拿到明显提高的生活津贴,另外40%左右得到校拨奖学金只能部分抵学费,但可得到比之前高的生活津贴,学费和奖学金加生活津贴相抵,大致与改革前处境不变。余下不到20%因没有奖学金且生活津贴较少,较改革之前支出有所增加。

  其次,师生关系。导师和学生还是双向选择,但属第二名额的学生选择余地变小;校拨的生活津贴由导师确立标准择优限期发给学生,导师不能挪用和克扣津贴,学院不得干涉,故导师权力增加。但导师年均招收硕士生上限3人,博士生两人,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经费因素在招生中权重过大。

  他总结认为,新方案导致的结果是导师招生人数受限,但导师在招生和培养中权力增加;优秀学生的学习条件明显改善,少数学生的支出增加;学院经费支出增加,但权力减少。

  史晋川表示,经济学院的方案是在听取教师意见基础上,三易其稿,然后通报全院导师,基本原则同意后,与学校几番讨价还价,最终认可实施的。他承认,尽管此方案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完善,“但这是大制度限制下的尽可能好的选择”。

  由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直接涉及招生问题,所以也给浙江大学某些院系即将举行的硕士生复试带来了困扰。近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公布了该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这个名单比往年少了很多,甚至达不到原本公布的招生目录上的数额。人文学院一位老师透露,他所在的专业今年招收人数比往年少了一半还多,学院很多老师也不愿意多带学生了。

  “有考生给我打电话,很生气地问分数那么高,往年肯定可以进复试,为什么今年没有机会,我没法解释。”这位老师说,他感觉有些对不住考生。(本报记者 叶铁桥)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高校首批试点

  2007年,全国共有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些高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中国农大、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截至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方案已向社会公布,其他一些试点高校的方案也正在加紧制定之中,并将在近期公布。

  2006年9月25日,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时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原则,目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还没有达到要求,因此要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改革。

  他同时指出,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用三句话来概括,叫做“创新是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的导师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必要的研究经费。

  他表示,要通过这项改革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通过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学校的、院系的资源,包括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来激发出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理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提高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本报记者叶铁桥整理

[上一页] [1] [2] [3]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