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录取线相差一百多分的背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7:16 光明日报
1999年的“两会”上,民盟中央常委、武汉大学万鄂湘教授的一份提案,对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分数线与一些中部省份相差100多分提出质疑;2002年“两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殷鸿福,为学校留不住两位为了孩子高考问题调北京工作的院士深为感慨,另两名代表向大会建议:修改教育法、高校录取分数线对全国考生一律平等;2005年,“两会”又有31位代表联名递交提案:认为高考全国分数线应该统一,最起码教育部直属高校录取线应该统一,;2006年,广东人大代表徐源远根据大学生“希望解决高考地域歧视问题”的网上发帖,再次在“两会”提出:按分数线高低统一录取,得到网民热烈的响应。 “同一张考卷不同录取线,有如田径场上的选手们起跑线相同终点却因人而设,其结果跑得快的可能被淘汰,跑得慢的反而拿奖牌”——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考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郑若玲副教授做出这个精彩的比喻之后,又用她的研究揭示出这种看似荒谬的现象到底原因何在?为何呼吁多年仍不能实现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的改革? 她的分析是:如果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那么京、津、沪等大城市很可能出现生源名额被几个高考大省瓜分,而本地生源寥寥无几的局面;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落差又必然使外省生源毕业后滞留在这些发达城市,给这些城市的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还会造成一些边远落后省区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零录取率,从而影响民族团结,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曾有记录。 郑若玲认为:在各种因素中,高等教育的布局对分数线的影响最直接,因为高校出于向地方政府争取经费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在分配招生指标时往往向学校所在地倾斜,于是,北京上海等高校密集的大城市分得的招生指标就多,而这些地方的考生却少于其他省区。人少机会多,录取分数线自然就低。 我国高等学校的布局解放前就极不合理,当时40%以上的高校集中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虽然近半个世纪这种情况有所矫正,但要实现质的变化尚需时日。 高考研究课题组认为:考试公平是原则,区域公平是政策。前者能在考生中合理分配机会,后者是为了各地区在教育资源、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渠道等方面相对均衡,是为了政治、社会的稳定。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还是今天的高考,两种公平之间的矛盾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寻找相对平衡。 今年3月底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在东莞高考座谈会上公布: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西部地区招生计划连续5年平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教育部减少了所属院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向生源多,考生成绩好的省市增加了投放名额。 高考研究课题组的学者们认为:治本的办法,还是要提升西部基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多渠道办学调整高校布局。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