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战争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00:50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艰难的战争岁月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校的数学系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算学系,于1938年春在昆明开始上课。恶劣的战争环境,并未使算学系的工作停滞不前,广大师生同仇敌忾,科研与教学始终进行得有声有色,堪称中国近代数学史上的奇迹。

  1946年10月,由昆明复员回北平的北京大学正式开学。北大数学系仍由江泽涵任主任。此时,尽管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如1947年学年度数学系在册学生只有23人;但师资力量却有所增强,申又枨、庄圻泰、龙季和、张禾瑞等都已成为教学、科研骨干,一批年轻助教也已成长起来。江泽涵不存在门户之见,1946年聘请浙江大学陈建功的研究生程民德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1947年推荐他报考李氏奖学金赴美留学。

  1947年,江泽涵赴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由申又枨代理系主任。同年,许宝騄谢绝国外不少大学的邀请,由美国回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不久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在概率理论、数理统计方面的突出成绩受到世界概率统计界的高度重视。申又枨、庄圻泰、王寿仁、孙树本、冷生明、张禾瑞分别在代数、函数论、方程等领域开展研究,江泽涵在瑞士继续进行拓扑学研究。他们在国外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王湘浩,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江泽涵得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后,克服重重困难,返回北京大学数学系继续任教。吴文俊从法国回国,也到北大数学系任教,当时除去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外,江泽涵、许宝騄还直接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与系内其他教员一道为制定今后数学发展的规划提出建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