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alt="9月19日,兰州大学学生在校庆庆典上。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src="http://i3.sinaimg.cn/edu/2009/0921/20099211683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9月19日,兰州大学学生在校庆庆典上。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div>
<div style="margin: 5px 0; text-align: center;">9月19日,兰州大学学生在校庆庆典上。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div>
<p> 新华网兰州9月18日电(记者张泽远、宋常青)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种千年不死的树木叫胡杨,它能忍受荒漠中极度的干旱和盐碱,顽强地生根、成长,展现勃勃生机。</p>
<p>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如胡杨一般在大西北顽强成长,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至枝繁叶茂的兰州大学,将在19日迎来百岁寿诞。百年来,这所教育部在西北唯一的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扎根西部、勇于奉献,百年树人,写就了一部厚重的西北人文精神大书。</p>
<p><strong> 一所"小"学校到巍巍大学堂</strong></p>
<p> 1909年2月,寒冬的萧瑟还未远去,大西北的兰州,中国西北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在城墙西边的甘肃贡院成立了。</p>
<p> 几经整合,这所学校在194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个多年来倡导西北学界奋斗和奉献精神的高等学校,当时的师生员工数量尚不足千人。</p>
<p> 为了壮大兰州大学的办学力量,一批批专家学者抱着使命的召唤,放弃在东部地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奔赴兰大。从蔡大愚到辛树帜,从江隆基到刘冰……一位又一位校长为兰大的成长呕心沥血;从顾颉刚到范先令,从任继周到郑国锠……一位位学者为兰大的成长贡献力量。"学校告诉我,已经准备好有玻璃窗和地板的房子。尽管乡亲都说这其实意味着兰大的生活条件非常差,但我决心去兰大执教。我当时下了飞机雇上马车直奔学校。"1951年4月,祖籍江苏常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国锠在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学位归国后,接连收到兰州大学的执教邀请,决心到祖国的西北去开创一片事业。他在没有自来水和电的情况下,用几把解剖刀、几架普通显微镜和自制的保温组织培养箱,开设了第一门课──普通细胞学,编写了我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本《细胞生物学》教材。经过一代学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兰州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p>
<p> 百年后的今天,兰州大学已经成为中国西北唯一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280人,两院院士9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同时,兰大还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5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机构19个。百年后的兰大已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堂"。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说,兰州大学始终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2007年、2008年,学校共获得7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p>
<p><strong> 以服务西北为使命 做西部大文章</strong></p>
<p> 黄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西部特有的自然环境令许多人望而生畏。而在立足于服务西部的兰大人眼里,这些都成了宝贵的科研资源。</p>
<p> 《兰州大学校讯·发刊词》曾明确指出:"研究西北实际问题,了解西北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兰州大学的一种重要任务;调查西北的宝藏,认识西北的真相,是兰州大学对于国家应尽的天职;提高西北文化之水准,培育建设西北之专门人才,均为兰州大学应负之使命。"一百年来,兰大人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顽强地扎根西北、奉献西部,在干旱农业、逆境分子学、高寒草地生态学、民族宗教等领域开展了艰苦的探索。周绪红说,学校注意选择化学、草业、生态、材料、核科学、经济、民族等具有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从复旦等高校支援兰大的著名化学家朱子清教授及其高足黄文魁等,创立了兰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并以西部特有中药材贝母、甘草等药用成分的分析和有机合成为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化学界的关注。青年学者陈发虎教授等人长期坚持野外观察研究,沙漠热浪的炙烤与风沙的吹打没有动摇这些兰大人对学术追求的热情。他们对甘肃民勤地区绿洲沙漠化发生、发展机制和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过程提出了成熟理论,针对当地社会发展与沙漠化治理提出了"生态建设--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成果"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苦中作乐,奉献中求升华,兰大在全国教育科技界形成了一种引人关注的"兰大现象",即在条件困难、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其基础研究、重点学科及其在国际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却能够在国内连续保持领先水平。</p>
<p> 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说,能否适应和扎根西部、服务西部,促进西部各族人民的团结、富裕和西部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兰州大学与生俱来的定位和天职。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地区高校的显著特点,也是衡量其成败得失的一条主要标准。</p>
<p><strong> 百年萃英路 最重是精神</strong></p>
<p> 丹青难写是精神。</p>
<p>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兰大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和学风,铸就了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为核心的精神品质,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办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路。 </p>
<p> 在校长周绪红看来,这条路的核心是"兰大精神",其中包括"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治学风范;"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直面清贫、乐于奉献、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人格风范;"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的时代品质;"扎根西部、心忧天下"的社会抱负;"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兰大才以不占优势的生源培养出享誉全国的本科学生。周绪红说,曾有报刊感叹:"尽管考分相对较低,知识面和基础知识扎实程度不及其他重点大学学生,但经过兰大4年培养,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和其他高校学子相比毫不逊色,他们中的佼佼者大多能够免试进入国内一流科研机构或顶尖高校深造。"也正是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兰州大学以"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把一批批的学生培育造就成优秀人才,先后涌现出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原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暨南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等一批中国科技界的精英人士。2009年3月,中国校友会网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就读院校进行了统计和排行,本科就读兰州大学的有46人,兰州大学因此而高居该排行榜第9位。</p>
<p> 从甘肃贡院的小院子开始,兰州大学已走过了整整一百个年头。百年来,她把自己的发展和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的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体验着从苦难走向富强的沧桑巨变。百年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让一代代的兰大人勇于奉献,勤奋求实,传承兰大精神,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p>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