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玉明:生活的诗意,诗意的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19:35   新浪教育 官方微博
王玉明王玉明

  王玉明,1941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1965年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密封)专家。现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美国摩擦学家和润滑工程师协会(STLE)会员。主要从事危险性气体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测控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作为第一发明人和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共10次,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获中国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

  人们说王玉明是“院士诗人”,或许多看到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似乎高不可攀的头衔上的光辉。而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我立刻体会到了“院士诗人”的另一种意味。王玉明的和蔼、平易与质朴,跟文人身上常有的那副“派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文人诗”之外,我们能感受到另一脉清芬隽永的诗风流动在王玉明身上。不独我有这样的感受,郑伯农先生(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便用了三个“清”来评价王玉明的诗:清新、清秀、清幽。诗如其人,文如其人!

  一本高中教材 一份文学讲义

  王玉明是1956年入高中的,这一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种高中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借鉴苏联“分科型”的经验,把高中语文课分成“汉语”和“文学”两科,编写了两套相对独立的教材,其主导思想是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尽管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这本教材在推行两年后便夭折了,它却在少年王玉明身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6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部分是按照中国文学史的顺序来编排的,从《诗经》的“关关雎鸠”一直讲到明清小说。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古代文学巨子作品中的优美令王玉明陶醉,他由此对文学生起了那注定终身相伴的情愫。高中毕业时,王玉明甚至有了报考中文系的想法,可是父亲不赞同,认为他将来的主业应是理工科,文学只能当作业余爱好,不宜作为主业。于是王玉明从县城中学毕业后考进了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回顾这段经历,王玉明打趣地说:“如果真选了读中文的话,当时政治运动很多,弄不好就成了‘运动员’了”。

  高中教材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的诗词作品,却没有讲格律的内容。直到来清华上大学以后,王玉明才开始关注诗歌格律的问题。60年代初,《诗刊》杂志发表了毛泽东的诗词,对王玉明的震动很大。他迷上了毛泽东诗词,都能背下来。后来,他得到一本小册子,是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他不仅把这本书读得滚瓜烂熟,还对照着毛泽东诗词考察格律的知识。1962年,大学三年级的王玉明开始尝试自己写诗填词。处女作是一首叫做《调笑令•水木清华》的词:

  杨柳,杨柳,细雨斜风浴就。

  鹅黄淡绿新装,轻歌曼舞艳阳。

  艳阳,艳阳,水木清华眷念。

  1962年暑假王玉明到清华大学三堡休养所(北京京郊一座山谷中)消暑,有感于谷中林木葱葱、幽风习习,作律诗《幽谷临风》一首:

  初浴晚风凉似水,

  一天暑气顿时消。

  泉声清朗云亭寂,

  山影苍茫星汉高。

  袅袅幽香神邈邈,

  飘飘萤火夜迢迢。

  更深露重归犹恋,

  九曲溪流入梦遥。

  这首诗后来发表在《中华诗词》杂志,成为王玉明诗性天赋的力证。

  也说说音韵格律

  王玉明好写古体诗,用韵却不拘泥于古韵,他并不是依照古代的平水韵之类,而是依普通话的发音来定平仄的。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他都作为平声;三声、四声,上声、去声,都作为仄声来处理。因为他是北方人,入声(汉语调类之一,以塞音结尾,发音比较短促)发不出来,所以做诗时,查韵书也就不用入声的字。

  当代的诗学上有“改革派”与“典雅派”的界分,王玉明笑谓自己是“自发的改革派”。从做诗伊始便自觉地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新声韵,并没有什么指导理论。王力先生的书中没有讲新声韵,求学期间他也更未遇到有谁来指导,用韵上纯是朴质的、自发的习惯。后来赵京战(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先生编了一本《新韵三百首》,还选了王玉明的十五首在其中。

  中华诗词的发展是秉持着双轨并行的方针,兼收并蓄,既可以用古声韵,又可以用新声韵,具体选择凭个人喜好。王玉明认为自己是北方人,不熟悉入声,用新声韵比较自由一些。这用韵的问题上,还是应该遵循自由的原则和个人的习惯,不必强求统一。目前用古声韵作诗的人居多,用新声韵的少,王玉明不“随流”,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只是,就一般普及和提高诗词创作的角度来讲,他还是认为新声韵更为可行。

  与许多人的排斥态度不同,王玉明很重视引入拼音的意义。他认为古声韵的韵书,大抵是按照当时人发音和当时语言学、音韵学研究的成果,有些内容并不一定科学。所以,完全遵照古声韵未必合适。现在有人编了新声韵,很好。他认为新声韵可以认为是北韵,也应该有人出来对现代的南韵作一番整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人们有了拼音的科学工具,再来整理现代南方音韵,或许会产生新的韵书。

  韵书, 实际上是一种关于声音的标准, 任何标准都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韵书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地修改和完善。“完全古的并不一定科学!”玉明强调这一点。所谓古声韵,应当是生动的、活泼的、发展的,而不是固守历史的陈迹。他用南韵与北韵的划分取代旧声与新声的争执,不啻冰释“宿敌”为活水的妙法。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王玉明非常谦虚,他不断表明这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