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冲刺:号准高考脉搏 高效复习时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7:17   新闻晚报

  --高考前夕浅谈时政复习

  在近三年的高考政治试卷中,时政内容约占试卷总分的10.7%,主要通过填空题和时政简答题形式呈现出来。另外,其它试题往往直接或间接与时政热点相关联,我们把这一部分时政题叫纯时政题。有的试题以时政为背景材料,有的试题以时政热点为主要内容,有的试题以开放式提问直接考你时政及其相关内容。事实上,这就告诉我们,时政在高考政治试卷中分值的比率远远高于10.7%。所以,考生在最后阶段复习中,决不能对时政掉以轻心。那么,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如何高效复习时政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下列几点:

  熟悉纯时政题型答题规范

  高考中的纯时政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时政填空,一种是时政简答。一般地,时政填空题有8道题,今年高考时政的范围应该是从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按常规,其中有6道时政在《时事政治学习导向》(简称《导向》)中,每年大约有2道题目超出《导向》范围;其中有7道题目从国家、国际层面上考察学生,有一道题目关注上海重大时事。所以,考生除了掌握《导向》中的重点时政外,还应关注其它重要时政。除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外,还应关注上海地方重大时政。以例为证,如:2007年4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亲切看望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高度赞扬了他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这一时政填空就不在《导向》之中,但它很重要。再比如,2007年3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在上海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宣布中央关于习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决定。这道题目对上海来讲就是重大时政。时政填空题的字数一般不会太多,一般都是考察时政热点比较有价值的人物和事件本身,所以考生不能写错字、漏字、多字,填好后应把该题通读一遍,确保万无一失,而这些都要靠平时去关注积累。

  了解重大时政的来龙去脉

  因为每年高考政治试题绝不回避重大时事热点,而是迎着重大热点上。

  对于特重大热点既可以考时政填空,也可以作为简答题考察;同时也可以作为分析说明题、论述题的背景材料或立意角度,所以考生要高度重视。

  比如,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例,我们就要了解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本次会议主要通过了重大决定是什么、本次会议决定了将在2007年下半年召开党的什么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是什么等,要了解本次会议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知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等等。

  例如,假如高考出这样的论述题:请你用政治常识知识论述,党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何必要性。回答这道题目,如果不能够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加以深度理解,考生就难以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所以这就要求考生对重大时政一定要重点花费时间,立体化、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把握。

  梳理高考范围内的时政重点

  高考时政一般是考一年来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时事。尤其是党和国家一年来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线以及国际上关系人类和平和发展的重大事件为主题。不会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负面价值导向的、影响程度不大的时事。这就要求考生对一年来发生的时事要系统梳理、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如,2007年高考范围内的时政重点、热点主要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两会”精神、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伊朗核问题与朝核问题、中日中俄中美关系、在中国举办的三次峰会等。考生还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使这些重大时政专题化。比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打造社会公平与正义、在党领导下共享共建、两会通过的两法专题(《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又好又快发展、国际关系等。

  时政复习要与教材紧密结合

  要处理好时政复习与教材知识两者的关系,做到时政复习与教材复习有机结合。考试手册中明确规定“要识记和理解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规定给考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将理论与实际(时政)两张皮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只顾孤立地死记教材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能从时政到时政,忽略教材,这都是考生的大忌。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在复习重大时政时忽略教材,也不能在复习教材时忽略时政,要将教材与时政紧密结合。

  总之,作为考生,要夯实教材的“双基”,立体把握重大时政,规范答题要求,调整身心状态。

  作者: □大同中学高级教师杨永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点击查看新浪网考试频道与《新闻晚报·升学周刊》共建专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9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