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现代文板块三四题:情景韵理一手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0:44 东方网-新民晚报
蒋远桥 第(三)、(四)题 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语文高考的重要目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三)题是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第(四)题是诗、词、曲的阅读赏析,这两题是古代文学知识最为集中的试题,是“诗味”最重的试题。2006年起对第三题分值的增加,是一种导向,更是学生、社会、文化本身的需要。 秉承这一需要,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更多让人呼吸文化的飘香。现代文一出自吴焕加著《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讲的是“理”;现代文二讲的是“湿了荷花雨便休,晚风归柳淡于秋”的杭人之“韵”。(三)、(四)题更体现了文化之美,让考生不仅能了解文化,而且能享受文化,享受语文中蕴含的“情景韵理”。 第(三)题中,一、二、三、六句说“理”,四、五、七句说“情”。 说理易沉着,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说情得风流,教人以品味自然、生命、情感。此题第一句来自三版教材共有的《六国论》,说的是经国济世的学问;第二句也来自三版教材共有的篇目,说的是求师问学的修身之道;第三句来自H版,评论的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文采品格,给成长以指引;第四句来自S版,让人领略春回春去的凄婉情感;第五句来自新教材试验本,让人置身落木千山、澄江一道的远大景色,心胸开阔;第六句来自课外,《论语》为经典之经典,教人以追求的道路,更让人感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第七句也来自课外,阅卷时不禁让人哼起梅兰芳、华文漪的唱腔,一起去惋惜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姹紫嫣红开遍,淡淡的愁绪,却催促着人欣赏春景,欣赏生命。 无一句无目的,无一句无来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后,需要的是欣赏、享受传统文化,并能从中获得正确的指引、鼓舞,甚至获得影响其一生的力量,文化才能真正得到继承和发扬。情景韵理一手持,所选句子文辞之美、意蕴之深,确实可以达到这要求了。 第(四)题所选《阮郞归·初夏》一词尤为清新喜人,相较去年的诗重在阅读经典,今年的词则更贴近生活,更多地着眼于从细致、平凡的生活中体会诗味。 14题为文学常识题,相对于去年的知识点“曲牌”,“‘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______”这一问题显得更为平易。 “这种体裁”这个同位语也足见出卷者的苦心严谨。“词”别称甚多,有曲、杂曲、曲子、曲子词、乐章、乐府、琴趣、诗馀、长短句等,开放式的答案更容易拓宽学生眼界,也对改卷评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题前三个选项考查了本词的主要艺术特点,细致而全面。 A项中,视觉、听觉容易落实,触觉则需要了解“薰风”一词的含义才能找到根基,稍有难度。B项考查“以声衬静”这一知识点,同时也需要考生对“上阕写静、下阕写动”这一特点有所领会,似浅白而实曲折。C项考查“炼字”这一知识点,“燃”字写“红”是一层,“突出生机”是第二层。D项则考查对词作语言、风格、境界等的概括能力,这本身是一个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不过由于其中“开阔”二字与本词境界不符比较明显,也使得15题的难度较14题虽有提升,却还是难中见易,品味正确的赏析之后,便可拈出。 16题考查“情景关系”,考点虽然普通,但由于以下三条变化,便也同中有异、摇曳有姿了: 一、限定分析对象,“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落实了“景”的分析,避免了罗列整个作品中的名词、泛泛而谈的弊病; 二、提示“联系下片内容”,对“情”的落实进行指引,示以门路,避免了这个考点因为过难而缺少区分度的危险; 三、最大的变化,就是选用的词作本身。词写女子闺情自是本色当行,不过在上海高考语文卷中却是首见,在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卷中也不多见;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造情语,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无疏慵倦怠、孤闷愁苦,却有一种闲雅之趣、蓬勃生机的也不多见。 落实情景关系,回答景是何景,反映出来的情是何情。本词八句八景,却以末句最有难度:以珠玉喻水珠是一难点,“碎却圆”的理解是又一难点。末句可以翻译为“(荷叶上)如琼玉般的水珠打碎了却更加的圆润了”,景是如此,情则需要“联系下片内容”,从“雨过”、“花欲燃”、“弄清泉”等动作景色,都可以感觉到女主人公轻松、喜悦的感情。出题者选中这一作品的原因,也许就是其中传递出来的和谐清丽、韶秀舒徐、透澈英爽等等美好的品质。选用这样的作品,是自然、社会、文学、文化的需要,是一切喜欢“美”的品质的人的需要。 此题考查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仔细结合题目要求,并有较强的文字理解和鉴赏感悟的能力。这样的题目,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技巧的积累掌握,更是生活态度、生命意识、思想境界的培养提高。 ◆ 复旦附中 蒋远桥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