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校园》--大学生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 20:55   新浪考试

  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有时

  有钱

  有时

  没钱

  有钱的日子,好过

  没钱的日子,一样过

  想象着,等咱有了钱

  永远不要瞧不起大学里的贫困生,记住,永远。

  有买东西的冲动时先忍十秒。

  AA制是既省钱又维持友谊的最好方法。

  笔记本电脑9000多元,彩屏手机1650元,名牌MP3860元……除去学费和生活费,准备离开西安去武汉上大学的新生小李光这“三大件”就花去了父母一万多元。“我们同学有的还买了近两万元的电脑呢!”小李称,他的这些装备在同学里最多算个中等档次。

  小周是家里的独生子,去年刚入学,父母给了他5000元作为第一学期的生活费。可没想到才一个多月,他就把生活费花了个精光。原来小周到校不久就换了个2000多元的彩屏手机,平时又常和同学聚会吃饭唱歌,不知不觉中钱就花光了。“其实我也想节约些,可是今

天花一些明天花一些,积累起来就多了。”小周说。

  上大学是第一次独立生活,以前的生活起居都有父母照料,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而现在什么都得自己安排。独立生活,当然少不了要自我

理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每个家庭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按月或按学期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大学生就要在这个空间里进行理财了。

  制定计划

  第一次自己支配生活费,没有了父母的管制与监督,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花费既科学合理又节俭呢?这就要先培养起一种理财意识。对于每个月的花费,在月前先初步定个计划,大致规划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需。计划中一定要留一部分后备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然后一切按计划行事。细心的同学甚至将自己花的每一笔钱都记录在案,这样有助于对自己财务状况进行打理。其实只要本着一个原则:不该花的钱尽量少花,花钱要做到物有所值,这样你就能比较恰当地处理自己的财务问题。

  衣食住行

  作为大学生,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不该花的尽量少花,该花的也绝不能省。花在刀刃上的钱有以下几种:

  1.对身体有好处的。吃饭要注意营养,每顿饭不能饿着,也不能光吃肉,但吃零食对身体不好,所以要少吃。再比如为了锻炼身体而购买的各种体育用品和器材以及场地占用费等也是不能省的。

  2.对学业有帮助的。例如为了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而购买参考书籍,报名参加辅导班或培训班等等。

  3.对改善人际关系有帮助的。例如给同学送个礼物,一起出去吃饭、唱歌等等的花销,但过多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在此列。

  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很多节省的办法。衣服可以到学校BBS的二手版上买,可以用象征性的价格买到很不错的衣服。或者到服装批发市场上去,全力讨价,也能以低廉的价格成交。吃饭不要浪费,只要营养够了就可以。少吃肉多吃菜,对身体还有好处。出门的时候多骑车少坐车,还能锻炼身体。如果不藏书的话,尽量少买书,俗话说“买书不如租书、租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自看”,又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尽量到书店去白看,一些常用的教科书、工具书就都买旧的。

  省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把没钱的生活也过得很精彩,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大学生。

  开源节流

  开源:想办法增加收入

  大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要花钱的地方不少,与真正进入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学习资料费用(对应工作成本)、衣食住用行(同)、同学聚会(对应同事聚餐)、请客送礼(同)等等。如此多的费用,大学生没有工作收入,光靠省是很难解决这一问题的,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棘手的问题之一。最好的办法是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在大学,增加收入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奖学金:各个大学都设有不菲的奖学金制度,最普遍的是学习优秀奖学金,一般分一、二、三等。一等约3000元,二等约2000元,三等约1000元。而且比例也比较高,40%左右的同学可以获得这类奖学金。另外许多公司设立的专项奖学金金额更大,一等有的高达数万元。所以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也是理财的一个主要方式,毕竟大学时代,学习知识是最主要的。

  勤工助学:在政策上,国家虽然为大学新生入学建立了贷款制度,但同时也不反对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来解决经济的问题。对大学生来说,虽然勤工助学会占去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一来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二来锻炼了个人能力,实在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目前在大学校园里,勤工助学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协助老师搞研究、做家教、在假期中到企业或公司打工、兼职工作等。

  尝试做一些小投资:除了勤工俭学之外,大学生其实还可尝试进行其他投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大学生可以适当尝试进行一些真正的“投资”———如股票、基金定投等。涉足这些投资领域,并不完全是为了挣钱,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演习”。大学生小赵就曾经尝试过在建设银行投资“纸黄金”,小赵学习了一些黄金投资知识后,将自己积攒下来的压岁钱投入“纸黄金”,由于恰好遇上国际市场上金价不断上涨,4000多元的投资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赚到了2000多元的收益。这次经历让小赵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更多地关注投资理财这一领域。尽管这些投资相对存款而言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质,但只有通过“实战”才能更好地了解投资市场,为将来步入社会后进行投资积累经验和教训。但投资也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开始就投入过多的资金,以免投资失败遭受较大的损失。

  节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生活中有很多小开支,这里几元,那里几块,看似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目。要学会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节俭的习惯。勤俭节约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这个好的习惯会让大学生终身受益。

  多余的钱可以储蓄起来。这不是为了聚财,而是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要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不花冤枉钱。与别人借钱,只是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做,而不能成为惯例,及时、守约还钱更是事关诚信,千万不能当儿戏!

  合理利用银行卡。有些家庭生活优越的大学生经常是“寅吃卯粮”,刚刚开学没几天就花完了半学期的生活费。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约束”一下了。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可以限制住盲目消费的学生。饮水思源,没有了“源”头,学生们的消费就要自觉学会量力而行了。

  详细地记账一个月,到月底检查一下开支结构是否合理,需要作何种调整。这样,以后花钱,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掌控。千万不能把生活费用得一点不剩!

  避免消费误区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五种消费误区:“什么都不能省,除了吃饭”;“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跟风攀比,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为‘偶像’掏干腰包”;奢侈浪费,享受高于一切。

  怎样避免消费上的误区?大学生活的消费基本上以伙食、日常用品为主。应该坚持基本上在学校食堂就餐,生活用品不要盲目追求高档或者名牌,不要在服饰、化妆品、奢侈品等上面花费过多金钱。一切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的财力,量入为出。与父母约定了自己的每月生活费以后,尽量不要超出,因为父母对家庭的总收入也是有所规划的。不少大学生从小就渴望追求名牌,习惯攀比,这实际上是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是不思进取,而且也是没有品位的表现,真正的修养从来就不是从衣物牌子上表现出来的。打电话、上网等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有所节制。

  使用银行卡

  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小梅今年上大二,一年下来,她对银行卡的了解增加了不少,在此基础上,她是这样安排的:不使用多个银行卡,一般四大国有银行只选一家就行了,因为银行卡每年要收10元年费,再加上开卡工本费5至10元不等,万一遗失银行卡还要交钱;使用邮政储蓄卡,一般学校都有邮局,使用比较方便,省去一笔公交费,并且邮政储蓄异地存款手续费也比较低。

  大学生最基本的理财应从如何同银行打交道学起,不要以为去银行仅仅是取钱和存钱那么简单,即便是简单的存款,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理财知识。中学期间,虽然有些学生在银行设有独立户头,但大多数是由父母直接掌控的,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没有什么感性认识。通过和银行打交道,大学生可以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常识、ATM机和信用卡的一些服务功能,学习如何独立理财。

  随着信用卡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可以尝试一下用信用卡来替代现金进行一些支付活动。其实,使用信用卡不仅仅只是体验“用明天的钱”进行消费,信用卡一般都有50天的免息期,如何用足这50天的时间,力争资金利用最大化,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其中的窍门和经验必须在实际操作后才能有所体会。

  目前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其中的一些特色服务如优惠取现、免费异地存款等是普通信用卡所没有的。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功能,无疑能节省不少交易费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应该量入为出,适可而止,过度消费不仅会加重自身和父母的经济负担,还会对自己将来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状况带来不良的影响。香港、台湾地区就有不少大学生过度用卡,只支付最低还款额,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的大部分薪水都要用来偿还信用卡借款,成了不折不扣的“卡奴”。

  在大学时代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