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新高考方案最迟2009年公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0:41   京华时报

  课改初期不大规模“走班”

  高中课改是一项政府行为,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大事。

  课改到来后,家长和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提前了解?学分究竟怎么算?选课如何来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教科院、北京教育考试院等部门数位参与新课程方案制定的专家,请他们为学生和家长答疑支招。

  -关于上课方式

  初期不实行大规模“走班”

  问:什么是走班制?过去的班还有吗?还有班主任吗?

  答:高中新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并存的方式。由于学生选修课程的不同,必然带来课程管理上的变化。“走班制”就成为一些新课程实验地区和学校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的一个新探索。

  2004年率先启动新课程的4个省份中,不少学校都进行着适合各自学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他们多采取必修课程按过去的行政班上课,选修课程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制”的方式。也有一些学校自行开发了教学班级管理系统,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平台,实行全面的“走班制”。

  按照北京新课程的方案,班主任并没有取消,他们将与选课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教学班和行政班将同时存在,大规模的走班上课,在北京课改实施初期并不会出现。

  -关于高考

  新高考方案最迟2009年公布

  问:进入新课程后,高考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会考还会存在吗?

  答:3年后的高考方案,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项目组正在加紧研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最迟提前一年向社会公布(即2010年的高考方案2009年公布),此前会在确定基本框架后,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总的改革方向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会考仍会保留,考试科目分为两级,分别为全市统一命题和区县自行命题。其中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9科。由各区县自行命题评卷的科目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

  会考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各科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将以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难易适度,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各模块间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考试时间初步定为每年的1月和6月,每年组织两次考试。考试成绩将实行等级制,评卷时按原始分记分,按等级制通知考生。参加会考的对象是普通高中在校生,所有学生都应参加,同时也允许其他各类人员报名参加考试。经过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关于课程

  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问:高中新课程是不是会把一些大学课程的内容引入高中,高中学生能否接受这些内容?

  答: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三性”: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可见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体。但是,高中的教学内容不能总停留在19世纪、20世纪的水平上,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这些课程设计,并不是“大学课程拿到高中学习”这种话语能表达清楚的。必须看到,新的高中课程在力求让全体高中生奠定能够紧跟社会进步步伐的基础上,也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认识深度上的不同,为学生提供可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进行的选择性学习。

  -关于分科

  是否文理分科由学校定

  问:新课程选课划定了四大方向,为什么要如此设计?以前的文科班、理科班还存在吗?

  答:划分四大方向是为了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应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在新课程之前,高中生的学习方向也是与这四大选课方向相一致的,即文科、理科、艺术或体育和直接就业。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全部用学分来管理课程的修习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向,都应达到毕业学分的要求。

  新课程启动之后,文理分不分班主要由学校来决定,可能分多种情况。一种是学校为了稳妥,必修完了之后还是分专业,文科班同学安排在一起、理科班安排在一起;也可能是学校从高一开学就建立行政班,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到高二之后按照不同的选修模块到不同教室里学习,课完了之后还是回到行政班来。各种管理形式都可能存在。

  按照新课程规定,学生高一就要确定自己的选课方向,但从目前来看还不可能完全达到。

  -关于课程

  课程分为八大领域

  问:高中开设了哪些新课程?如何设置?

  答:高中课程分为8个领域,必修学分为116分。其中,技术、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设置的学习领域。

  高中新课程八大领域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新设置课程详表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举例)说明

  技术 技术信息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模块

  通用技术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 2两个模块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简易

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等7个模块

  艺术 艺术 共四个系列16个模块:系列1(艺术与生活):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 系列2(艺术与情感):音乐的情感表现、视觉语言表达、舞蹈即兴表演、戏剧表演基础 系列3(艺术与文化):民族民间音乐、图形的奥秘、舞蹈与服饰、中外戏剧欣赏 系列4(艺术与科学):音乐与科学、材料与造型艺术、乐舞与身心健康、影视特技

  音乐 共6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美术 共5个系列,在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系列中开设若干模块供选择

  -关于选课

  选课依据学生特点

  问:新课程强调选择性,学校如何开设选修课?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学生选课?

  答: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满足学生不同的潜能与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另一类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这两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高中课程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面的兼顾和整合,也满足了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是共同基础中的个性发展。

  所以,家长首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尽早树立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其次,应该与学生一起研究《选课指导手册》,与学校的选课指导教师或班主任沟通,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选课计划;最后,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

  -关于实践课程

  实践课学分应达23个

  问:在144个毕业学分中,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修学分要求。这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家长应如何认识?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学生课程八大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它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独特的必修课程,目的是要让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实践和服务的学习体验。发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家长首先需要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述目标,对其包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与社会实践(6学分)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新高中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年必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累计必修学分必须达到23个,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最低毕业学分的16%。因此,家长应该积极支持、敦促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它的学习形式一般来说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来自现实生活、有实际意义并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然后亲身经历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等一系列真实的研究过程,持续的时间可以是一学期甚至更长时间,主要是依据研究课题实行个性化操作。

  -关于借读

  来京借读应慎重考虑差异

  问:我的孩子是外地生源,如果在北京借读是否会影响学生回原籍参加高考?家长在这方面应该怎样考虑才有利于孩子?

  答:与现在一样,北京现在的高考是自主命题,与其他省市在教学方面会存在一些差异,加之全国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度不同,教材版本不同,家长和学生应慎重考虑。

  -关于学分

  学分不可能提前修满

  问:新课程规定,学生要修满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如果某个模块没有通过,是否可以参加补考或重修?如果修满学分可否提前毕业参加高考?

  答:可能要在毕业会考方案最后确定后,才能回答此问题。但根据教育部目前的实验课程设置方案,不会出现提前修满学分的问题。会考方案预计在新学年开始前就会公布。

  -关于教材

  学生不必每种教材都读

  问:新课程将使用多种教材,这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答:教学采用一纲多本的方式。学校只用教材去实施教学,而评价学生和教育质量是面向课程标准的、脱离某一个版本教材的,所以教材版本的差异在高中课改后不是关键问题。按教育部要求,每种教材的使用范围不能超过60%,在北京大约是50%。学生不用每种教材都学,只要按照老师的教学,使用所选择的那种就行,千万不必一一读到,增添没必要的负担。但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多参考几种教材,有利于拓宽视野。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张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