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借书不还成今生最“卑鄙”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11:05   广州日报大洋网

  课本紧俏

  借书不还成今生最“卑鄙”事

  “说是复习,其实就是从头自学。”因为下乡前的学生生涯是在动乱中度过的,老师没心思教,学生也没心思学,打下的基础薄弱得可怜。“应该这么说吧,除了语文,每门科目对我来说都很困难。像物理吧,我连‘重量’和‘质量’都弄不清,想破头都搞不懂为什么要乘以系数9.8。”

  除了基础差,另一个问题是缺乏课本。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课本是最紧俏的物资之一,不少人翻箱倒柜,能找出一套完整的教材都算是淘到宝了。王鸣说,自己的高考为什么那么顺利,是因为拥有“秘密武器”——一本很好的物理教材。“那本书是我从一个同学家里找到的,比一般的课本讲得更系统、更深入,看来看去觉得实在是好,最后就舍不得还给人家了。呵呵,有借无还,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卑鄙’的事了。”王鸣自嘲道。

  对他来说,另一个困难是没有完整的复习时间。在水电厂做轮机工,必须三班倒,一周倒一次班,往往刚适应了早班就又开始上中班,刚习惯中班接着就是晚班。复习只能在工余进行,工作时间倒班,复习也跟着“倒班”。也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他落下了失眠病。“但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挤时间的辛苦,而是孤寂的夜里,一个人在滴滴答答冷雨敲窗的声音中温书的情景。”

  过独木桥

  首批4万考生只录取13人

  考试是在12月11日,提前一天,王鸣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三个小时,方才赶到位于莫村的考场,幸好附近住着一个亲戚,算是解决了住宿问题。“考试共两天,我们从来没见过那么严肃的气氛,考场外还出动了解放军和民兵来负责防卫。”王鸣说,至今他还记得作文题目,叫做“大治之年新气象”。

  “考完心里就有底了,反正觉得不会差。但是父母很担心,总是忧心忡忡的。”那时不像现在,一考完就有标准答案,大家都只能凭考场表现猜测谁谁谁考得好。虽然觉得不会糟,王鸣心里还是有些嘀咕,他找厂里的一位工程师说了下题目,这位老大学生听完就说了一句:“你可以到华工找个位子了!”这句话让他高兴了好几天。

  更凑巧的是,考完没多久,他就被调到肇庆的一个招待所打杂,这里正好是当年的高考阅卷点。阅卷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天王鸣的物理老师悄悄告诉他:“听说你的成绩挺拔尖,应该很有希望!”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广州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据说,当年肇庆地区共有4万多考生,最后上线录取的只有13人,真是万马奔腾齐过独木桥。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全家人都非常兴奋,王鸣马上提笔给好友报喜,信中写着杜甫的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记得入学时顺西江乘船去广州,一路上非常兴奋,只觉得‘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偏远山区的工人到“天之骄子”,命运就这样推开了另一扇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