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沪上大学的左右逢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15:20   中国新闻网

  沪上大学的左右逢源

  虽然对部属类院校的专业指导遭遇抵触,但上海市教委在面对辖属地方高校时,却找到了新的办法。

  2005年,上海市教委加大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提出建设教育高地的思路。其思路的核心是,对于高校专业设置由之前的硬指导变为如今的资金引导。对于一些在他们看来比较热门的专业,在本地高校内进行重点扶植。

  当时,上海市教委预测在今后上海市的发展中,英语、会展、知识产权等十个专业将颇为抢手,就在当地高校为这些专业设置教育资金支持。

  按计划,在上海本地的高校为这些专业建设十个教育高地,投资四年,一个高地一千万,共计一亿。四年后,上海市就能迅速看到这些热门专业的人才上市。

  虽然作为上海大学对于此类人才培养的短期效应也不适应,但是作为一个新兴崛起的地方院校,他们毕竟看到了来自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在面对高校自主权的时候,重点院校与地方高校表现出了不同的诉求。前者要权,后者要钱。

  上海市教委公布的那份冷热专业通告下发到上海大学后,该校教务处长周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教委的通告,间接来讲也是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考虑的。

  接到通知后,学校领导已经向各个学院领导打了招呼,要考虑就业问题,就得尊重教委的通告。而至于多给学院自主权,大家都比较慎重,说白了自主权越多,就表明身上的责任越重,如果教出来的毕业生没有出路,市场倒逼高校,他们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当记者提起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的办校理念时,周锋说,他也知道,但那是对重点高校而言。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哈金斯就反对人们把大学看作“服务站”,“我们错误的进步观念把经典著作和人文学科排挤出大学课程,而过分强调经验科学,最终把高等教育变成当代任何社会潮流的奴仆,且不管那些潮流多么肤浅——如果公众对新闻感兴趣,新闻学院就如雨后春笋;如果商业发达,商学院就应运而生;如果政府机构膨胀,公共管理的训练就成了大学的第一要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