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棒喝时代:只有研究型大学才能成世界一流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4:32 东方网-文汇报
“学院升大学,大学争‘211’,‘211’高校再争‘985’,所有高校都要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千校一面’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连日来,来自高校的人大代表对于“千校一面”表示出深深忧虑,代表们表示,上海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未来高校必须解决“没特色、同质化”这一当前高校发展最大的弊病。 有特色反而不入流了? 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若凡代表指出,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未能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出现了“学校同质化、教育质量低”的问题。 来自上海外贸学院的陈晶莹代表指出,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不少学校拼命“升格”。为了升格,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教授和专业,于是在不考虑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大家一哄而上设置新专业,“只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才是一流大学,专业化、有特色的反而不入流了?” 一些代表指出,上海曾经有全国闻名的职业教育,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都升为本科,造成了高级技工的短缺。同时,高校追求大而全,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法律、管理、计算机等学科,学科建设的“趋同”,一方面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科水平也得不到保证。 “学校没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没特色。”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代表表示,如果高校培养的都是一个模式的毕业生,不但大学生就业成问题,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评估标准必须分类细化 大学出现“千校一面”,与评估标准的单一性有直接的关系。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代表说:“现在衡量一所学校,看学生的数量,博士点的多少,重点学科的规模,唯独缺乏对学校特色的考量。大学应该是没有标准模式的,规定死了,创造力就没有了。” 来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杨若凡代表体会更深,她说,教学评估是加强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实践中,各类高校被统一要求以相同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以绝对数值来评价办学质量和效益,实际上导致了本科院校的同质化,抹杀了一批高校业已形成的特色。 杨若凡代表建议,上海应该在教育部有关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尤其是应用性本科院校进行分类指导,便于不同类型的院校明确自身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形成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格局。 在各自层次中争创一流 “不是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世界一流,每一个层次的高校都可以达到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在采访中,徐明稚代表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海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关键是提升人才的竞争力。陈晓漫代表、杨若凡代表指出,按照多元化的理念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多元化教育的精髓,就在于教育体系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成才条件和良好、宽松的成才环境。 “切忌随大流与急功近利,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关键。”杨若凡代表指出,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实事求是地研究当地经济、文化、生源等客观环境和专业的社会需要,并结合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等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本报记者 李雪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