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令人担忧的一头热一头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9:54 中国青年报
在就业市场上,一边是风景独好,一边是处境尴尬。 “专业对口的极少,几乎没什么单位要。应聘中学教师,用人单位又偏重师范类和有经验的”,某重点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王晶晶说,“我们专业的本科生找工作就更难了!” “我们也想找企业、银行类的工作,可是从求职开始到现在半年,投了不下20家单位,基本都没有回音。很多公司招聘须知上写着不限专业,但还是倾向于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所以我们人文专业的基本上在简历关就被筛掉了。”李凌也无奈地表示。 “除了可以实实在在去考公务员,真不知道我们该干什么,有什么地方会要我们!”某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在学校论坛上发泄着满腹牢骚。 有些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则为能进入好企业而庆幸不已。一名200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的女生现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说,“我很喜欢中文,但现在考虑更多的还是薪金待遇、未来发展等现实因素吧。” “我一直在经济和人文的夹缝中徘徊。一方面觉得投身经济行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想要迎合主流,赶上潮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弃内心中的人文追求。物化的现实社会,让我感到迷茫。”一位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生表示。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大学生的追求,已经是单一化的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熊丙奇表示,“到国外去,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现已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他们并不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而是从社会定义的成功标准出发考量现实。” 但他认为,在就业过程中,经济专业比人文专业火热,与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张智勇曾经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就业观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基本一致。 据了解,高校经济学科热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普遍现象,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就曾撰文表示,在美国,经济学不仅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而且在一所大学里也是举足轻重的学科。“所谓重要是说,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它的教授人数比较多,主修的学生也比较多。经济系在文理学院里是大系。相对而言,经济学科在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中会被认为是最‘成熟的’学科,这也增强了经济系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 但这种大学里学科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仍然引起了一些担忧。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在与博士生进行的一次交流中就表示,“有的学生拿到外企的录用通知书后,在BBS上大肆炫耀,欣喜若狂。这样的就业文化真让人痛心”。 “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和浮躁的商业风气,使大学生无法确信,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是否能在未来就业时换成一个安全的饭碗。这样的担心迫使他们去尽量尝试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专心期待自己的专业能够学以致用”,顾海兵说,“结果,学通信的去卖手机,学中文的去做促销,所有人都想去大公司里坐办公室,课堂上所学的被统统放在一边。” “学生都不愿意去重点行业和艰苦地区,很多行业的人才储备出现了缺口。这样最终会导致社会发展出现短板,乃至病态。”熊丙奇说。 “社会和大学应该干的事情应该有所区分,大学应更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社会则应承担起职业化的培训,不应使原本由企业承担的义务由大学完成。教育改革应与社会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同时,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和户籍改革的进程也应加快,使大学生们不用再受现实生存的压迫,而放弃所爱和所学。”熊丙奇强调。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