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年高考啥模样?看重庆6月高考经典记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08:58 重庆晚报
病房外的刘妈妈激动落泪(资料图片)
6月高考经典记忆
非典时期考生迎战高考(资料图片)
张朝廷在结束高考后回到旅馆草草地吃了晚饭(资料图片)
2003,我们告别黑色七月 2003年,也许是高考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到6月。对于考生来说,“黑色七月”从此不再,暑假的味道从此变得纯粹。 此后五年,招生制度的改革,创下太多的第一——重庆高考第一次自主命题、第一次网上阅卷、第一次二次征集考生志愿、第一次高分保护、第一次公布录取轨迹…… 这一切,被记入高考史册。而一些特殊考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大龄考生张朝廷、身患绝症坚持高考的刘渝、头缠红带为学生加油的巴蜀中学老师…… 更让人们忘不了的,是每年考场外那一双双守望的眼神,以及金榜题名后的喜悦和落榜的失意。 这些,影响过我们,感动过我们,让我们心痛过、喜悦过。今天,让我们重拾这份最珍贵的记忆。 六年嬗变 2003年 ●高考从此提前一月 从1979年开始,我国高考就固定在7月7日至9日举行。而7月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月份,部分地区非常炎热。国务院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意见后,从2003年开始,高考调整到6月7日至9日。对重庆而言,意味着考生可避开40℃高温赶考。 ●重大首批自主招生 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22所自主招生院校的名单,重庆大学榜上有名。 2004年 ●首次高考自主命题 我市成为全国除北京、上海之外第一批获得高考自主命题权的省市。自主命题将使高考试题的针对性更强,并在命题时也可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有利导向,用“高考指挥棒”来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 ●首次实行网上评卷 这是我市高考试卷评阅方式的变革:阅卷老师不用再搬动厚重的试卷,不用再对原始试卷进行评卷,而是对扫描后的电子试卷,点击鼠标进行批阅。 ●一小时内不准交卷 为防止考生早出考场者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教育部对高考考生交卷时间作出重大调整,最早交卷时间由开考后30分钟调整为开考后60分钟。市招办同时规定,提前交卷考生在考试结束前不能离开考点。 ●高考科目时间调整 教育部决定将外语和数学考试时间进行对调,使考试时间安排更加科学。 2005年 ●考前签诚信协议书 考生考前必须签订一份高考诚信协议书,一旦考生有作弊行为,将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在录取时一同提供给高校。 ●首次二次征集志愿 我市首次在高职专科批次进行二次征集志愿,尽可能使广大考生能被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录取。 ●首次网上填报志愿 我市高考志愿首次采用网上填报的形式,更加简单快捷。 2006年 ●准考证首次印密码 准考证开始设置密码,用于查成绩、填志愿、查录取轨迹、查特征信息、二次征集志愿等。 ●拿着成绩填报志愿 从这一年起,考生们不再蒙着头填报志愿,而是在知道高考分数后再填报。 ●首次公布录取轨迹 我市高考录取开始公布学生的录取轨迹,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考生可上网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以及退档原因,使高考录取工作更透明。 ●军检要做心理测试 我市启动了军检心理测试项目试点。对考生的心理检测内容包括: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和结构会谈。 2007年 ●户籍地领取成绩单 放榜后考生直接到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招办领取成绩单,不再到毕业学校领取。这样做可避免学校之间攀比升学率,以及名校到区县“掐尖”等。 ●首次试点高职单招 我市首次在四所高职院校推出单招试点考试。考试科目设置也有很大变化,除考察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基础学科,还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倾向进行测试,此外还要进行面试。 2008年 ●考生手写自我评述 高考实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录取机制,在高考毕业生电子档案中首先增加《重庆市普通高中生综合信息表》,核心内容就是要求考生手写800字左右的自我评述。 ●市属高校自主招特长生 在市属部分高校中首次试行特长生选拔录取机制。特长生将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并进行公示之后,参照教育部的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可以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录取到市属高校就读。 ●大量采取平行志愿 7个录取批次中,本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提前批设一个一志愿和一个二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高职专科第一阶段均设一个一志愿、两个平行的二志愿和三个平行的三志愿;高职专科二阶段设三个平行志愿。 根据学校计划完成情况,适时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高职专科第一阶段和高职专科第二阶段通过网上二次征集志愿的方式进行录取,给考生更多录取机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