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材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兴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8日 11:40   新闻晚报

  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了英国教材后,真正引发了对学习的兴趣。

  “我们以前在高中读书时,虽然一直理科成绩比文科成绩好,但是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有天赋。但是学习了英国教材后,我们的数学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我们越来越对数学这门科学感兴趣,这是以前在中学学习时从未感受到的。”高齐磊说。

  “以前在高中学数学,知识点的教授是填鸭灌输式的,题目出得很难,各章节知识点钻得很深,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只能不停做题训练,真是很没意思。可是英国的数学教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广,甚至包括了国内大学教材中才出现的高等数学微积分、统计等内容。教材和考试题目设计更多是为了吸引学生兴趣,而不是为了难倒学生,因此感到越学越有意思。”高齐翔说。

  面试选拔关注学生能力和潜力

  英国大学在选拔学生时,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刚性标准。校方会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齐翔回忆起参加牛津大学面试时的情景时说,他一进面试教室,教授便要求他在半小时内解出7道数学题。他解出了其中6道题。随后教授就每道题的解题思路一道道和他讨论。接着,教授即兴出了1道数学题,要他当场回答思路。然而他才回答了一半时,教授马上又出了第2道题,要求他回答解题思路……如此一连出了4、5道即兴题目。

  “面试有点难度,注意力不是高度集中的话,根本没法跟上教授的思路。我觉得和国内相比,牛津大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是真正能考出学生能力和潜力的。”高齐翔说。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英国高考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