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高考作文浙江卷作文试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 22:20   新浪考试

  2008年高考作文浙江卷

  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ZZ(〗为题〖ZZ)〗,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综观文史,所有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高考作文也要“与时俱进”,反映当代的生活,表现当代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情操。高考作文,综合考查考生认识社会、品味生活、表现人物、阐述事理的能力,用“第一手资料”写当代的、现实的生活是必然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时期,城镇发展如雨后春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社会意识形态也跟着在变化;与此同时,乡村也在历经沧桑巨变,这些变化冲击着中学生的心灵,感触颇多,心里话就如泉喷涌,“触摸都市”“感受乡村”是应运而生的命题作文。

  今年浙江这道高考作文题,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形式上又像“话题作文”的样式(好在“为题”下面加上了着重号,考生能够辨出),它具备“材料引子”“题目命名”“题材暗示”“写作要求”四个方面。有人要说“这是命题作文,题目里说得清清楚楚”。其实“触摸都市”与“感受乡村”的命题所揭示的“写作范围”和取材十分广泛。想一想,“城市”与“乡村”相加的“和”是什么?是“整个社会”,以全社会来规定写作范围正是“天和地”的表现。如果硬要说成“命题作文”,又何尝不可呢!但这道作文题仍不失为一道好作文题,它体现了以“学生(考生)”为本的思想,作文题为考生构思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利于广大考生充分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写作储备,写出高质量的高水平的答卷来。

  “触摸都市”,是个动词性的“谓宾短语”,“触摸”的时态是“现代(现在)时”,具有时代感、亲切感、亲近感,关注城市的建设,关注市民的生活,关注城里人思想的发展变化,关注农民工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子女的情况。因其触摸的方位、方法不同,所以写作的口吻、取材的角度、表达的手段、体裁的拟定都有讲究。“题材没有禁区,下笔须有分寸”,根据这一原则,我们不难找到切入点,那就是从“真善美”的角度表现城市人生活,去描摹美轮美奂的建筑、熙来攘往的人流、鼎沸嘈杂的市声、琳琅满目的商品、灯红酒绿的餐饮等,去展现城市人文明高雅的或低俗丑陋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所体现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特别是要把握城市飞跃发展的脉搏,了解当前城里人的整体心态,表现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随着城市大开发热潮的掀起,衍生出许多新的话题,诸如“城市失业人员”“特困户”“农民工”“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之类,这些都是考生采撷的“话”絮。写作时,“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等,写作空间非常广阔。

  “感受乡村”,同样是一个“谓宾短语”,与“触摸城市”相对仗,但“触摸”居前,“感受”落后,从时态上说,“感受”属于“过去时态”范畴。因此,考生就需要思考,乡村发生的什么使你有了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宁静的环境,静默的农庄,无垠的田畴,灵动的“风水”,蜿蜒的河流,写意的小道,禽畜的争鸣;木刻的面庞,厚道的人情,艰辛的农活,丰收的喜庆,淳朴的民风,热闹的婚嫁;暮归老牛,夜深犬吠,狗猫嬉戏,劳动号子,牧童短笛,庭院瓜蔓,还有出工剪影、收工小曲等,都是方便的取材。农村由于人口居住相对稀疏,交通不够发达,人员流动不够频繁,所以农村环境是宁静的;农村有辽阔的土地、肥沃的农田,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在农村河网交叉,农田星罗棋布;农村道路狭窄,多为羊肠小道,蜿蜒而绵长;鸡犬相闻,劳动号子,天籁之音,不绝于耳。并非“世外桃源”的神话,而是我们天天欣赏的童话。从写人的角度来看,农民们披星戴月,整天泡在农田里,清晨田埂会留下他们荷锄的剪影,傍晚河边会传来妇女们濯足的嬉笑声,“竹喧归浣女”是真实的记录;反季节果蔬种植,要求农民们掌握科学技术;现在许多农民工也“孔雀东南飞”了,留守儿童成为乡村一大棘手问题;有钱了的农民不知道怎么消费,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抬头;农闲时,农民赌博成风,但一听到为灾区捐款的消息,又会踊跃报名……通过这些情景的描写,表现乡下人的喜怒哀乐、冷暖寒热,理解农民,理解生活。(朱庆平)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