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高校自主招生为何会“加重”学业负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8日 12:33   东方网-文汇报

  熊丙奇

  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只考虑了自身的“自主”,而没有考虑如何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增加考生的选择权,让高校被考生选择,才可能让高校重视考生利益,为考生服务。所以说,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不能是单方面的改革,而应是教育体制的全新改革

  近日,“高校自主招生与高中教育改革峰会”在沪举行。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七八成的高中师生赞成自主招生,但57.8%的学生认为自主招生“使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46.7%教师感到自主招生让他们的“教学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

  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以及2006年开始的复旦、上海交大两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目的是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引导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此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自主招生怎会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负担呢?

  学生既要准备高考,又要准备若干场自主招生“小高考”

  首先,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变成了“自主考试”。自主招生本来应该促进教、招、考分离,让中学自主教学,由社会组织对学生水平进行评价,高校则依据学生成绩和社会考试中介的评价,结合自己的录取标准,自主录取。但目前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几乎都搞自主招生考试(笔试和面试),学生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报名参加各所学校的考试。结果是,各校各自考试,不但搞得学生需要针对不同学校的考试(大多为学科考试)做准备,而且花费许多赶考的交通费、住宿费。也就是说,眼下的自主招生,实际上让老师和学生从准备一场高考,变为准备一场高考和若干场“小高考”。

  在美国,自主招生高校基本上不自行举办学生笔试,而把SAT或ACT成绩作为申请者学业水平的测试成绩;学校根据申请者的上述成绩、中学各科成绩(所选课程、课程难度、课程成绩)、社会服务表现(志愿者经历),选择录取。如果学生提供的基本材料达到录取要求,学校就不再面试,即便面试,也采用电话面试、校友面试等灵活方式,要考生赶到学校当面面试的比例很小。这样的评价考核体系,可谓处处为考生着想。

  其次,高考和自主招生体系“并存”,而非有效结合,让学校和考生“两头都得顾”。自主招生给考生提供了新的进入大学的途径,但目前获得5%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仍需参加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或自主招生高校的要求,方可被录取;获得复旦、交大预录取资格的学生,也需参加高考(高考分数只作为录取的参考)。而且,考生即便获得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却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并不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后再作选择。一般而言,由于自主招生机会只占所有录取机会的少部分,高中老师会要求学生既准备自主招生,同时准备高考——很显然,“双重准备”会加重学生负担和老师的工作压力。

  建议尝试“高考+自主招生”或“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

  无论从落实《高等教育法》,还是从打破基础教育应试格局出发,我国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不可逆转;形成科学的自主招生理念、设计合理的自主招生形式,对自主招生的健康推进,十分重要。为此有如下建议:

  其一,尝试“高考+自主招生”模式。用目前的高考成绩,代替各自主招生高校自办的笔试;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各校自主提出申请自主招生资格的分数要求,然后结合申请者的高考分数、中学学业成绩,以及面试考察情况,录取学生。考生可以申请多所高校,可在拿到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选校。目前6月底公布高考成绩,自主招生高校完全可以在6月底到7月底搞自主招生,在7月底完成自主招生后,余下的招生名额(考生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可在多所学校中挑选,必然导致高校无法一次录取成功)再按传统的高考录取方式,进行录取。这样,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会加重,而选择学校的自主性增加,高校的招生公平有保障,招生自主性充分体现(包括自主确定申请分数,自主设计高考分数、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核的权重),高等教育的资源也不会闲置。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就采取这种模式。

  其二,推行“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我国自主招生高校,可尝试联考,作为自主招生学生的笔试测试,而后各校进行面试考察。从长远看,有必要推出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申请所有自主招生高校的基础成绩,高校根据申请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自主录取学生;被自主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高考。随着自主招生模式成熟,高校招生将可转变为多次学业水平测试、多次录取、学生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多元录取。学生的学习会转向注重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与素质,而不是长时间为一场高考苦苦准备。

  自主招生造成学生新的学业压力,表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真正“以人为本”。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只考虑了自身的“自主”,而没有考虑如何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和学生的自主性。高校之所以如此,恰恰在于“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录取制度,减少了高校被考生选择的可能,高校感受不到考生选择的压力。只有增加考生的选择权,让高校被考生选择,才可能让高校重视考生利益,为考生服务。所以说,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不能是单方面的改革,而应是教育体制的全新改革:构建学生的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以及大学自由转学制度,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

  (作者为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