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级教师:地理剖面图和平面图应结合复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17:51   新浪教育
地理高级教师王旭做客新浪谈09高考地理冲刺
地理高级教师王旭做客新浪谈09高考地理冲刺

  第三个建议,我想是我们文综考生的大问题。比较重所以我放到后面说。我们的孩子回到家里真的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在想文综复习、地理复习了。但跟我接触的孩子我都跟他们提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了不少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为什么不能用?为什么不能很好地高效率地去用呢?跟学生接触多了,他们会跟你说心里话。很多学生告诉我,说王老师您讲的都对,我们老师讲的特别好,可是我一进入状态以后我一看周围上写的很快,我就进入了流水帐的速度了。我没有把思路整理好。就是流水帐了。答上了一堆,里面尽可能地挖掘一下我的得分潜力。其实,高考阅卷对条例不清楚的的孩子阅卷的时候判分是挺人性化的,尽可能给分。但肯定不如条例清晰地高。我们看比赛的时候还有印象分呢,一看条例比较清楚、里面用分号和句号隔开两个意思很清晰,我觉得我们判这种试卷是很容易的。人为的因素会有,客观的标准我们也会依据来参考。所以我们孩子信息认定准、获取信息的时候解读明白了,这时候应该先想一想我们原有脑子里固有的思维线索和题目的信息怎么迅速地生成一个这道题解题的思路。我们的学生没看清楚直接把脑子里的东西写上。那不是简单,这个调动运用能力不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这是全国性的考试,是国家水平考试。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如果这道题看好了应该有三秒钟的停顿。怎么结合他给我的图文信息来解答,这个问题要解决了,我们的书写量会下来。我们的条例性很清晰得分效果可能就会高。我觉得这件事在地理、在文综挺突出的。我们的模拟卷子正确答案只有15个字,可是学生会写上百个字。耽误了答题后面就略显粗糙。

  这种东西文科和理科是有区别的。理科是天然的计算,我们的文字量是有弹性的,需要我们的考生很好地在第一条的基础上梳理知识线索,带着线索进考场。同时,遇到题三思而后行。把原有的东西、信息结合起来。考试中心有一句话“迅速生成”。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提供的信息结合,迅速形成该题的解题思路。第二,要加大文科考生动态的考察、减少机械书写的人。我们要的不是机械书写的人,而是要在150分钟内能够把学生自己最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发挥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我这说了三个要点。第四点我想要特别强调我们的学科。我们的学科跟那两个学科并在一起叫“文综”。其实我们的特色就是图像。图像我想提醒几件事,这是N年来在北京考生中集中反映的。第一,我们用数字说话的题目多了。分析量,从定量到定型。统计图表多了,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看好图表的X轴表示什么、Y轴表示什么。通常,我们调整一下Y轴的表示内容立刻原有的结论就是反的。比如说,我们要是正常问我们北京政务太阳高度什么时候最大。6月22日。什么时候最小啊?12月22日。现在这样的题目他不会给你,他会给你一个Y轴不是正午太阳的高度角,而是竹竿的影长。正午的太阳高度角越小竹竿影越长。所以一定要看清楚X轴和Y轴表述的是什么。

  第二,我想提醒我们的考生应该把剖面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我们很多的孩子是喜欢看剖面的,这个我不反对。你问他黄河中下游的的地上河是怎么回事?他会回答得很好。可是,这个东西是需要帮助我们考生形象地理解这件事的。考试的时候可能会换一个角度。给你平面的,换一个问法山东境内的黄河跟上游、中游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很多的孩子就蒙了。说这怎么回事呢?其实你想地上河水不能向高处流,所以我们要形成三维地理空间概念的时候应该是剖面加平面。剖面图直观但只是一个剖面图,没有更宽广的范围。平面图没有立体感但表示的范围很清晰。这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三维的面。所以这一项需要作为第二点提醒我们的考生。

  第三,我想在最后可能有一些同学想建一些新的图。他们说,老师一考地球运动书上的图我都会,一来新的图我就不太适应了,得半天才能看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说我们看这种图,其实不必多。我们要结合题来看新图。而且要特别向考生建议,新图和教材上的图有什么关系。比如说我们看地图的普遍图是习惯了。但来一个南极的怎么办?原来极点你可以看间两个,现在一投影就只能看见南极或者是北极。现在有一些图形的变形、变化,你不见得看过多少种,而是新图跟原图的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是在什么地方。这10天你不是要穷尽所有的新图,而是要把已有的图象到新的图象知识的关联、桥梁是什么。像我刚才提到的晨昏线,侧剖面图就是一个直线,要在极投影是一个弧线。可能是一段是昼的弧线一段是夜的弧线。这是关于图像,我想给大家提这么几个方面的建议。

  最后,第五点我还想给同学们说说热点。每年到最后这时候热点材料、热点的复习题目满天飞、非常多。根据我这些年的跟同学们、跟同行们的接触,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在动脑筋想。关于热点复习给我们考生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别追求热点消息。一定要把热点和我们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的热点太多了,地震、冰雪、神七等等数不胜数。你听到的消息很多,这些消息对考试是没有用的,我们有一个地理上的大热点就是我们国家在南极建了一个新的站叫昆仑站。这个是南极站、中山站是不同的。这是在南极的最高点建的。南极有四个点,极点已经被美国人建了,冰点给俄罗斯建了。磁点被德国等占了。高点是我们国家建了。这要和你学的知识联合起来。材料上会问,为什么别的国家都不去而我们去了呢?它确实有特殊的困难。南极可靠的自然条件障碍是什么?酷寒,温度很低。烈风、天气多变像小孩儿的脸几分钟就变了。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高点的地方它的冰雪塌陷、裂缝特别严重。为什么呢?而且有统计资料,这10几年、20年这个现象越来越突出。那和我们的教材是关联的。因为我们的教材是明确的。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在讲全球的温室效应。我们成年人一分析,冰体冻熔就两个现象,一个是温度高了,山体化了。南极是大陆冰川一定和陆地有关。这十几年、二十年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京都议定书》在探讨这个问题。这件事应该跟教材里讲的南极的自然条件的恶劣,全球的温室效应给我们南极建站带来的困难,这么难我们还去建,我们的目的、意义就是要获得独一无二的不可代理的数据。这四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再找出第二个冰点、第二个极点。所以应该说我们国家建这个站是有眼光的,也反映了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能够在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建应该说是明智之举是有眼光的。但这些东西不会考你的,不会歌颂中国的综合实力多厉害、歌颂党、歌颂政府,都是应该歌颂的但不是地理应该考的。要考的地理还是我要说的是南极的自然条件不好。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特别是高点的冰裂缝、冰塌陷有什么影响。所以第一个我强调热点问题要回归,热点和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要挂钩。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我觉得热点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应该它不是教材里面的,而是最近这一年前后发生的。也可能还考了前几年发生的事情。这种东西我们恐怕不会简单地拿出来大脑中固化的思路一下子就把它覆盖住。可能一般地都得是常规的思路、常规的因素、特殊因素。比如说我们在海南文昌建立了航天工业中心,就有别于西昌、酒泉、太原。海南文昌晴天很多,再一个,那样的地方人烟稀少,等于说安全。这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要考虑周围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要考虑整个研究实体内的国宝级专家和数据的安全。那从军事安全角度就得地广人稀利用画设禁区,这些东西课本不会讲,这是属于特殊的因素。这些特殊因素再难还要我们考生自己去想吗?未必。学生们通过这几次模拟已经有体会了。很多特殊因素就在题目的图文信息上。它会很清晰地给你,当然有些命题人的命题技巧使得这个信息是藏在里面需要发现的,有些需要一些点需要你推理判断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应该说要引起我们学生的注意。不要什么样的热点都是照书本上的那点思路固化。我们地理就是,有一般规律但是也有特殊事实。

  第三,我觉得我们的热点问题的设计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我们学生系统地下梳理一下答题的基本线索。如果这个题比较开放就不是一句话可以答出来的。比如说今年华北、淮海的旱灾很严重,我们公众都在关注。面对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它呢?它就是一个热点,那么它的成因是什么呢?教材里写的是华北地区一到春季气温回升很快。但同期降水不足。我们的同学们脑子里就是这些。其实今年的春旱跟冬季降水稀少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去年年底到今年初这一冬天全国各地不管农村、城市多少人感冒啊?各种流行的病毒,医院里大人、孩子非常多。老人说,下雪就好了,抑制一下温度。往年我们降水的时候,环保工人会把雪扫到树上。这么旱我们街边的树有死的吗?没有。冬季降雪的时候积雪熔化了,这点水进入到土壤里,土壤含水分的情况足以支持它在春季旱灾来临的时候可以渡过。你到祈年殿边上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砖。那要有降雪都可以吸收了。所以冬季持续的干旱对春季的旱灾影响非常大。还有,你要想解决方案我们学生容易想到教材里常规的南水北调,修水库,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在抗旱的时候发挥了作用。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属于开放性的信息、热点信息里给你。比如说我们要不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的种植业是不是要多推广对光热要求高对水分要求不高的植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不要推广节水农田?我们是不是要全民认识一下,我们在7、8两个月降水多的时候对雨水的回收是不是尽善尽美了?所有的地方都像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那样就有利于抗旱。我们打井的深度应该是越来越深。我们现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要持续发展,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环境要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谐、持续发展的水平。所以我想,这些东西我们希望考生能够面对热点问题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能够冷静地三思而后行,把原有的知识用上,把自己想到的重新梳理组合在里面。把图文信息也叠加进来,这样可能还会丢分,我实事求是地说。但每一个考生最高的境界给是把自己的全部水平发挥出来。已经经过了12年的努力我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老师和父母,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主持人:您在上面的时间里把我们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讲了。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我想问一个问题,上节目之前很多人问过我,如果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题不会,特别是区域定位题。地理题地点定错了,后面是没法儿答了。如果真的看不出来怎么办呢?

  王旭:我想有两个办法。第一,如果第一遍确实空间定位不知道是哪儿是没法儿回答的。我想你是不是再把图象上的经线、纬线信息在进一步确认一下。你可能不知道东经84度是哪儿,娄老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东经90度我知道是新疆乌鲁木齐。所以再确认经度和纬度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未知和已知都联系起来。我们用未知去叠加已知的方法重新确定。

  还有我们很多的同学确定位置要注意图例主题。很多同学不太注意这个事。这跟我们的教学上的一些观念有关系,讲方向什么的讲得很多。其实图例是最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比如说我画一个块有比例尺没有其他的画的是什么啊?是地图块。有的同学可能会根据河流弯曲会想河流弯曲一定是平原区在两岸没有束缚的,在地惯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还有的人说,老师这合起来可能是三峡地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地貌吗。

  第三,我觉得如果这些工作都做了,我们是不是还过不去那只能先跳过去,这时候最考验的不是地理的知识和能力,是考验我们考生的心理素质。我们肯定有的题是不会的,而且地理的设问不是那种设问给图看不懂连着几个问都看不懂了。选择题是两到三问不会特别多的,36题5问左右,39、40还有几问。它对第14道题里面是有相应的设问,整体都是围绕主题来的。你不可能气候不会农业也不会,没有这样的。我就是这样的四点建议。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您来到聊天室跟我们交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再进一步交流了。同时也感谢各位在线网友的关注,再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高考地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