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名师指导:历史答题需言简意赅抓要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 16:57   新浪教育

  主持人娄雷:答题的时候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和另外两科是一张卷上,与其他的学科应该是思维完全分开还是文科综合的状态好一点?

  刘志强:我是把历史都做完,还是按照顺序?

  主持人娄雷:对。

  刘志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考虑的问题,老师也会考虑。一般的情况是这样的,既然考试的题目是按照其顺序构建的,试卷在39题到40题左右,顺序是分开的,前面客观卷后面主观卷,三部分是安排当中的,所以我们尽量的尊重顺序,按照题号从第一题做到第四十题。我不否认个别的同学自己准备的时候有一种习惯,说我就喜欢先把地理做完,或者先把历史做完,这样的同学也是有的,究竟要不要对这种同学做一个要求呢?没有必要的。原则上说应该是我们能够尊重试卷的顺序。

  主持人娄雷:在答题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选择题,最多能错多少道您觉得还可以。做大题的时候,丢多少分就基本上是自己觉得理想的状态下了。

  刘志强:这是每个考试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孩子历史学科可以得到八九十分,也有一些同学能够得到三四十分就认为达到目标了。应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考试当中我们能够把自己准备的知识,还有真正锻炼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就达到了考试的目的,就是成功的。

  主持人娄雷:在历史学科当中分为古代史,现代史,您觉得哪部分最重要?比如说很多人在讲记历史时,横向纵向都要记忆。会有很多朋友把时间搞得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前因后果是什么。在答此类题的时候,答题的格式是怎样的?比如当问到你某某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该怎么答呢?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志强:应该是两个问题,关于历史的三部分,学生会问哪一部分重要一些,其实这个很难区别。可能每一年的考试侧重点不是完全一样,大体上说考试中心还是有一些要求的,古代史方面,原则上都是在25分左右,中国近现代史两本书在40分左右,世界史是35分。北京卷把握得比较好,全国卷有自己的做法,不同地区侧重点不同,总体来说都是三分之一,上下浮动不会有太多,10分左右,因此没有哪一部分重要不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回答某一问调用知识的时候有一个知识的交叉问题。比如37题是一个学科内综合题,要调动三部分内容,三部分内容如何组织的问题。出题原来是以时间为序展开的,先是古代史,然后是中国史、世界史,看书准备的内容和真正的做题之间是有距离的。世界史的上册有一个知识点,里面提到最卓越的人物是牛顿,章节是第五章,时间上说不是最后边,我们应该安排到相应的具体时间段里面。可以放在哪呢?世界史的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启蒙运动,我们可以把牛顿的内容挪到这里。讲背景说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句话很空没有实际的例子,就可以把牛顿拿过来。做题当中是我们重新组织和整合课本知识的过程。

  主持人娄雷:我感觉历史知识特别的多,怎样可以更好的记忆呢?

  刘志强:在文综中,历史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们会感觉很麻烦。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学生感觉很难,但是随着内容的增多前后混淆了就感觉麻烦了。现在考试临近了我们应该想想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多看一下目录。因为目录提供了这些内容的整理的方式,为什么把这些内容安排在这一节里面是有一定的原则,就是说表面上看是纷繁复杂的,实际上有内在的一些联系。比如可以这样问自己,还拿世界史做例子,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文艺复兴。能够和这一节形成联系就可以想到后面的启蒙运动,之间是有内在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思路,我看完文艺复兴就是启蒙运动,这样他们之间就可以结合在一起,相对来讲可以解决知识比较乱的问题。

  主持人娄雷:有很多种方法,而且大家要善于联系和对比,这样在记忆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扎实,就不至于把历史重要的知识点遗漏或者混淆了。

  刘志强:是的。

  主持人娄雷:我们在历史学生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考题很多的时候有图。我们看课本的时候,图重要吗?比如地图或者是特殊的图形之类的。

  刘志强:应该说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还是有区别的,历史学科有一种基本的要求,准确的把握。08年北京卷的考题,对图的把握应该说比较重要,但是不会直接的问。

  主持人娄雷:不会给一个图问是什么图?

  刘志强:会给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背景,不会只给一个图。比如学习中国史的时候关于各省的区位,如果不知道北京在什么地方就没有办法做题了,但是不会问你北京在哪?

  主持人娄雷:图是辅助的?

  刘志强:对,是一种方式。

  主持人娄雷:我们做大题的时候,很多难题是第三问或者是后面,实在不会做的怎么办?

  刘志强:学生做的时候肯定有不会做的地方,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往往是这样的,每一个孩子做的时候,很容易犯的错误是虎头蛇尾。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做的时候认为考试很重要,自然会在第一问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一问8分,一定要把8分都拿到,其实他没有这种能力,反复几次自己的注意力下降,真正做到第二、三问比较难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做了,非常容易简单的放弃。实际上应该合理的安排一下,第一问不要纠缠太长时间,这样可以给后面第二、三问以更长的时间,相对来讲有做对的可能性,这和平时的状态有关系,知识量没有达到做题的要求,该舍还是要舍的。

  主持人娄雷:很多同学答了一片不得分,原因是没有答到采分点,学生们想知道答题的时候怎样可以有采分点,是否答得越详细越好呢?

  刘志强:历史学科要求的答案都比较简单,概括性很强。我们看课本的时候应该做一项工作,这几天我们可以适当的思考这个问题,课本编写的时候要讲求文采,毕竟书出来要考虑接受能力的问题,要加一些语法的修辞,而我们高考的时候不需要这些内容。书上很多描述性的语言在高考当中是不作为采分点的。举个例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当中第一点内容是这样的,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个我们记的时候可以不记得很全,可以只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真正作为采分点的不会要修饰性的语言,比如后面第二点“果断的停止”,“果断”是状语,是修饰的,就说“停止阶级斗争价值为中心”,这样去除语法的修辞内容可以适当减轻自己的负担。这道是不是罗列的问题?应该说不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判分的老师是不会逐条找的,假如这道题6分,一般情况下高考出采分点就两到三个,如果列了六个,说我想让老师找,这不太现实。因为评卷老师会判得非常快不会这样找,基本上是很难去做到的。既使是能做到,可以多得2分,不要忘了答的内容多,浪费自己的时间。往往文综中很多同学历史描述时间过长,政治做不完,高考就是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试卷,如果答得太多浪费时间就得不偿失了。

  主持人娄雷:不要一味的罗列。答题过程中术语重要吗?

  刘志强:学生尽量的按照学科内的语言回答问题。曾经有这样一道题目,比较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就是鸦片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开放的不同,必须要用学科的语言回答。如果答了自不自愿、自不自主是不给分的,应该是关键的信息,学科内的语言要组织到位。

  每个学生不可能概括性那么强,可以有一些废话,怕说不清楚加上去,但是关键点必须要有,不然没有分的。

  主持人娄雷:采分点要有,加上自己想说的话就可以了。我突然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答这类题目是很简单的一二三四几个字,答的都是采分点,但是没有扩充,您认为老师会给分吗?

  刘志强:实际上学生答的比较简单,我们不能把问答题当填空题来做,答得很简练,每个同学做的时候不太有这样的胆量,比如这个点就两个字,一般来讲是有点不放心的,毕竟是孩子,所以说这样的问题有,但是不会太多。

  主持人娄雷:应该反过来说,学生们答得很多,我们要动员回答的简练一点。

  刘志强:在考的时候,或者平常我们做练习的时候,可以让自己距离试卷远一些,如果太近的话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孩子答了很多,实际上就答了一个点,只是用很多话描述,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基础比较不错的同学身上,有一种心理,我既然记了这么多东西一定要说出来。

  主持人娄雷:不用白不用。

  刘志强:我知道可能没有用,但是我一定要说出来,但是这样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就一个点的描述不能太多,应该用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这道题是12分的,有6个点,我们尽量能够用更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在一点上描述太多,时间上没有太多意义。

  主持人娄雷:我们访问要进入尾声了,您觉得有什么要叮嘱大家的,或者是还有什么要说的话,给大家做一个小结。

  刘志强:考试每年都在进行,对于考生来讲很关注,我们在心态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了,而不能要求太多。6月7日和8日对于考生来讲是一天,对于其他人也是一天,当然意义不同。所以说我们准备的时候可以很看重它,但是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尤其是我们现在准备高考还有一周多的时间,你可以给自己在思想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真正能够破釜沉舟的人,能够成功的毕竟是很少的几个。我们进考场的时候不能以这样的方法,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太急切了,我们在心态方面能够让自己很平常,很自信的状况进入考场。

  比如去考试的时候,6月8日上午,绝对不能抱着五本历史书进考场,我们进考场的时候应该很从容,这些内容在我头脑当中已经储备了,不管够不够都要进去的,所以拿五本书是不自信的,这方面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应该自信一些。这是心理方面。

  能力方面刚才谈到做题,我们可以把做过的题目尽量的整理和看看,不能再做新题了,尤其是不能做非本区以外的题目,指导思想会差得更多。

  最后一点知识方面,就是刚才谈到的问题,回到课本当中,以考试说明为提纲复习我们的内容,争取在真正做题的时候,是如数家珍的感觉,我有东西。如果我们在其他方面准备了很多,但是真正要考课本的内容,因为考试是基础的,所以到那个时候就会出现囊中羞涩想答而答不出来,我们应该放更多的精力看书。

  主持人娄雷: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聊天室就历史内容跟大家做了一个交流,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再见。

  刘志强:再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历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