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语文:第四章 专家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0日 10:38   新浪教育

  第四章 专家指导

  2010年高考语文的复习备考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了解近三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依据最新的资讯信息,结合自己的个人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并坚定不移的投入到高效的落实中去。

  一、了解近三年的高考考情,处理好两大关系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是“稳中有变”。总的来看,高考命题的发展有两大特征:

  一是注重实用。命题更加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言语操作的实用性,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

  二是强调“推断和想象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考生有更强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有更强的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理解、评价、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下面两个基本的关系。

  1.正确处理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语文复习备考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还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把目光盯在考点上,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专题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不出来,积累不到位。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力效果差。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复课效果事倍功半。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轮次攻关,增强知识点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进行课外迁移,加强背诵检查,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记忆;对专题通过具体考点务必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建立系统,训练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专题复习中的字词积累要持续而且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总之,教材和考点并重,教材掌握的程度通过考点检测、考点设置体现教材意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我们如果抓住教材的精华,再结合考纲的要求,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2.正确处理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很多考生在复习实际中往往重阅读理解,轻文字表达。高考作为一种应试形式,有规范的程式。在常规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弹性较大,基础年级的教学缺乏高考所要求的规范、严密。文章读懂了,但对问题的表述纰漏百出,词不达意,不通顺,随意性强,导致考试失分。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语文的主观性考题中。

  首先是文言文翻译。一般来说,学生对史传性文章的大意基本能明白,然而具体到单个句子的翻译,却无法下手,或者大意准确,但不能得全分,就是因为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不严格。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尽可能字字落实,重要的语法现象要按固定的格式翻译。由于平常只注意阅读,认为理解文章就行,文字表述训练不到位,意译严重脱离原意,得分率不高。要严格地按照“逐点落实,总体理顺”的基本原则去做,“逐点”的“点”即实词、虚词和句式三大要点。在动笔写之前,一定要将这三大要点逐点对应落实好,然后将之串联成一句通顺的话就行了。应避免文字表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其次是古代诗词鉴赏。对理解古诗的内容大意,把握它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思想主旨这些方面通过教材的学习基本可以解决,但要具体地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却难度很大,问题依旧不在阅读理解而在表达。一是缺乏条理,二是不懂格式,三是用语不够准确,四是不看题干要求,五是空泛不联系诗句,大而无当。

  最后是大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一直得分率极低,除却阅读的问题外,又是因为表达不到位,答案要么照抄原文,要么脱离文本做答案,完全主观臆测,想当然,忽略应试的规范性、严谨性,平日养成的随意性表述严重地制约高考现代文简答题的得分率。

  总之,笔答题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内容理解到位,但是表述不到位,信息表述不准确,不完整,从而造成失分。这就要做到对相关信息进行要点化处理,并且做到术语作答,科学、严密、条例,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内化的基础上,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使文字和思维真正统一。

  二、复习的基本策略

  1.强化2010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四大意识”

  ⑴强化考点意识,考点时时装在胸,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指南针,命题模式是备考的指挥棒,而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化,是命题的根和源。

  ⑵强化能力意识,能力天天都要练,能力考查是试题命题的灵魂,高考能力命题的倾向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⑶有规律提升的意识,让自己把零散的知识、无序的能力提升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做题时就能够有章可循,触类旁通,拈起一珠,穿起一串,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⑷强化训练意识。高三语文备考要重视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有针对高考程序规范要求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训练,针对高考限时性的效率训练,针对应试心态的心态训练,针对考场技巧的答题技巧训练,等等。训练中要突出参与面、活动量和思维度,要养成小组讨论的习惯、进行争论的习惯和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

  2.确立2010语文高考备考的三轮复习法的基本策略

  三轮复习法即一轮专题铺开打基础,二轮训练抓质量,三轮强化出成绩。三轮复习法中,一轮的复习时基础性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一轮的复习质量有问题,没有将基础夯实,存在知识的盲区和误区,必将对二、三轮的复习造成一定的障碍,势必最终影响到成绩的输入。因此,打好一轮复习这一硬仗,事关高三复习备考全局,需要讲求一些方法策略。

  ⑴认真梳理,加强记忆。

  一轮的阶段复习应分专题对各个知识点,并需要在教师既定的教学进度和节奏下,学生本人进行细密的知识梳理。字音字形的积累工作要艰苦细致,可以运用卡片法,情景记忆法,联想法,对比法等方法巧妙记忆。再如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应了如指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六个类别(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要非常熟悉,名句名篇要从读本和课本中整理出来,重点背诵和默写。至于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关键是整理出课文中那些能揭示规律的哲理句,表现崇高理想和美好情感的句子,意蕴丰富、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将这些知识梳理出来,除应对默写题外,也是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需。

  (2)寻找规律,注重方法。

  要紧扣三个关键点进行复习:①突出常考点,就是高考最爱考的那些点。②强化得分点,即在练习中,做得相对比较得心应手的那些题和知识。③弱化丢分点,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丢分原因,在练习中使之弱化,尽量避免。此外,要坚持“一个题即一类题”的原则,总结出有利于快捷而准确的答题规律。汗水是基础,方法是关键。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建立自己的“解题程序”,并且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和固化某种解题程序,调整和更新某种解题的程序,使之更具实效,大幅度提高首次正答率。

  (3)综合演练,提升能力。

  单项考点的复习,是复习的基础。这好比用各种材料搭建房屋,材料备好了,砌墙、装门窗、装修等才是准备材料的目的。后期复习的综合演练可以获得这样几个好处:速度,通过多次的综合演练,可以把握自己做一张标准的语文试卷需要的时间,确定自己对每一个考点需要的时间,这样可以在高考考场上巧妙地把握时间;语感,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个题目的正确答案的选择往往用语感来解释,事实上,综合演练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能使我们在考场上顺利地写出一些没有办法说出理由的题目的答案;表述严格、标准的练习题目,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的答题思路和正确的表述方式。

  3.狠抓解题技巧这一备考核心,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⑴强化审题能力。

  首先,审题要全面,任何一道题目的语言表述都没有多余的语言,之所以这样表述,必然有其表述的意图,所以审题时不能漏掉任何一处要点,包括字数及其他相关限制。其次,审题要突出重点,如答题范围、答题角度、正选错选、要点中心等。再次,要审清命题者的意图,明确答题方向。命题者的意图就隐含在题目中,所以读出题目的隐含信息尤为重要。

  (2)理清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主要是两方面:答题范围和答题角度。首先要明确要点所在范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答题角度除了题目所明示的角度外,还要注意暗含的角度,做到不遗漏也不画蛇添足,更不南辕北辙。

  (3)强化整合,表述流畅。

  从近几年高考看,阅读题不再只满足于对文章原句的摘录,更强调考生在准确认知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项信息进行归纳整合。而实际上考生答题时往往不全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可见,虽然现在对阅读题答题字数已经不再作硬性的要求,但整合能力必须强化。

  三、复习进度安排

  如果我们把第一轮复习叫做“知识篇”,第二轮复习叫“方法篇”,那么,第三轮复习就应该被称为“策略篇”。根据上面复习方法的介绍,需要考生把好复习的时间关。由于各地的复习进度和复习计划不完全一致,所以,以下的时间进度安排仅作个人复习的参考。

  2010年语文高考备考三轮复习法进度表

轮次

时间

备考内容

准备

9月上旬

熟悉2009考情,制定个人备考计划表



9月中旬

字音

9月下旬

字形

10月中旬

实词

10月下旬

虚词

11月上旬

成语

11月中旬

病句

11月下旬

标点

12月上旬

论述文

12月中旬

文言文I

12月下旬

文言文II

1月上旬

古诗词鉴赏

1月中旬

名句默写

1月下旬

语言运用

2月上旬

文学类文本

2月中旬

实用类文本

2月下旬

作文



3月上旬

强化训练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标点和语言运用部分

3月中旬

强化训练论述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部分

3月下旬

强化训练文言文、古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和作文部分



4月上旬

套卷检测,查缺补漏,冲刺模拟

4月下旬

5月上旬

5月中旬

5月下旬

迎考

6月上旬

适度紧张,自主调整

  注:①建议使用我社出版的《高考真题随堂练》和《高考纠错日记》《高考纠错训练》等纠错类系列产品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信息试卷》信息预测类试卷。②建议使用我社出版的《高考抢分必背》《高考抢分训练》等专题类系列产品和《高考百校调研卷》套卷产品③建议使用我社出版的《高考热点冲刺》冲刺强化类系列产品和《高考特级教师最后20天押题三卷》等套卷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