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理:第三章 阅卷考场(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0日 19:47   新浪教育

  第三章 阅卷考场

  ————命题专家及阅卷老师对高考的分析与评价   

  一、高考阅卷揭秘

  1.关于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

  (1)考生应该了解网上阅卷形式。

  网上阅卷这种方式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的,它能够支持高负载和大并发量访问,并能对主观题评分误差实行实时监控。评卷人员在阅卷时是由电脑将考生的姓名、号码隐去,并根据阅卷题目对考生的答题内容进行分割,随机分派给互联网上的阅卷老师。网上阅卷首先要把主观题部分按题切割,再通过专用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阅卷点,最终传送到阅卷老师终端。这样,考生的答题图像就会像照片一样出现在阅卷老师使用的电脑屏幕上,但除了所评阅试题处,阅卷老师看不到与此无关的任何信息。

  在网上阅卷方式下,同一个考生的每一道主观题都会随机派发给两个老师进行评阅,每位考生的答卷至少要由这两位老师在不同的电脑屏幕上各自独立地评阅一次。当这两位阅卷老师对同一份试卷的两个评分之间的差值不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时,电脑会自动取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试卷本题的得分;当两位老师给分之差超出误差范围时,电脑就会将该题自动调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如果第三位老师的给分与前两者之一的给分之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这时计算机会求得这两个相近分数的平均值,做为该题的得分;若第三位老师的给分与前两个给分之间的差值也超出了误差范围,电脑就会自动“告知”该学科评卷委员会负责人,由其裁定该份试卷的最终得分。

  在整个阅卷过程中,除评卷工作负责人外,任何一位阅卷老师在评分时都看不到其他老师对同一份试卷的评分情况,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人工阅卷方式中阅卷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正是由于采用了这种自动误差控制技术,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误差,确保了评卷的质量和阅卷工作的公正。

  (2)评分标准的操作

  所有参与阅卷的老师分片、分组,听取专家对于答案的分析,答案分析得十分细致具体到每句话,每个要点都有对应的分值。然后,要求阅卷老师熟记答案要点和对应分值。基本掌握之后进行试批,这一过程不要求速度,要求认真把握评分要点,仔细分析学生试卷。发现有和答案不一样,但是有道理的,及时提出来由专家组老师讨论后给出分值。总的要求是:不宽不严,该得的分一分也不能少,不该得的分一分也不能多。当所有情况基本确定之后要求阅卷老师严格按照统一确定的标准阅卷。每份试卷都由小组长审核,再由专门的专家组抽查,以确保准确无误。

  二、各新课标地区试卷分析

  继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之后,2008年江苏进入新课程高考,2009年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个省市进入。据悉,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港、澳、台除外)全部进入新课程高考。因此,2008年、2009年相关省区的新课程高考不是孤立的事件,它的初次实施,不仅可以检验5相关省区新课程改革的成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今后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综观08、09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地理试卷,我们可以简单地作以下的分析。

  1.考查目标多元化。在注重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突出了情感目标的考查。地理试题充分体现自身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科和社会的联系,内容涉及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城市规划、人口迁移、气候与农业生产等。

  2.突出探究性。为了全面体现新课改的探究理念,试卷以能力考查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运用发散性、开放性的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自主性,添加选考内容。在选考的范围内,考生有选择性,可以选做部分题目。新一轮课程改革,形成了在课程标准下的“一标多本”格局。试题背景都是新素材,回避不同版本教材问题情景,消除了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地区教师的疑虑。同时,试题还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运用发散性、开放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开放,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和方向。

  4.体现时代性。以08年广东卷为例:试卷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际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突出了地理的实用性、时代性,适度体现地理的生活化。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突出地理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注重考查地理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图表的呈现形式,更加注重学科性。

  三、地理教学改革方面

  1、试卷围绕社会热点,按解答试题的顺序,从多侧面、多角度综合设计考查学生的能力。突出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安全,人文时代昌盛的浓厚气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如试题中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上海周边三座大桥的建成、武汉城市圈的改革实验、湄公河流域国际经济合作开发等题所占分值较高,这些都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内容。这一趋势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不能死读书,而要开阔眼界,多角度地考虑地理问题。联系实际的地理学习有助于渗透情感、态度和提升价值观,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操、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的观念等。

  2、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试题中考查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环境造成的影响、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等。通过范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将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

  3、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地理原理的学习。新课标试卷中多处要求考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原因或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对改变中学地理教学中重“地”轻“理”的倾向有一定导向作用。

  4、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新课标试卷对考生地理能力考查力度的提高,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转型提出新的要求。以经济地理为例,一些统计知识已经很普遍了,但中学地理教学中仍很少涉及。因此,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要适当引进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资料、图表与计算公式,以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之中。今后的地理考试将会在能力考查上进一步提高层次,逐步扩大主观分析题的比重,提高思维考查的含金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四、2010年备考策略

  1、从08、09年的试卷来看,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大多数试题的情景材料均取自现实,如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我国人口迁移、我国资源、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现状问题、重大外事活动、国家建设新成就等等。与往年高考命题以模糊情景为主不同,充分体现了考查有用地理的新概念。在2010年度的教学复习中,应注意选取现实情景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掌握方法为主导。

  2、学生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拓展地理图表呈现的方式,熟悉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学会运用各类地理图表的应试能力。

  3、从08、09年试卷可以看出,试题上给足情景材料,接轨新课程改革。试卷对高中地理界定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考查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运用情景材料加以充分的铺垫,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学习中,要淡化知识性记忆,着重地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充分进行新教材、新情景、新问题教学,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