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遭质疑究竟冤不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7日 14: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倘是一所西方大学的校长,很难理解中国时下关于北大招生改革的种种喧闹:不就是某大学自己选定了39所中学校长,有资格推荐学生参加自主招生面试吗?何以招致公众如此强烈的反弹和质疑?在人民网调查中,居然超过九成的网友担忧北大此举的公正性。

  其实,这一招并不新鲜,北大借鉴的正是西方大学的招生路径。美国名校录取学生时,就十分看重教师和熟悉该学生的人的推荐信。从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名校的历史背影呢!人们津津乐道于清华当年录取了数学仅考15分的钱钟书,殊不知,这一破格录取,正是清华校长罗家伦的“一意孤行”。试想,如果今天的清华、北大校长,也如此一意孤行,录取一个数学仅15分的考生,恐怕照样会惹来举国哗然与猜疑。

  为什么独独是中国,为什么独独在当今,北大招生的一举一动,会惹来如此沉重的关切?

  有人说,那是因为触动了名校招生这根国人最为敏感的神经。那么,不妨再追问一句:为什么这根神经如此敏感?

  首先,高考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视为社会公平的底线。往小了说,它是众多平民子弟经过12年寒窗苦读,改变个人和家族命运的关键一搏;往大了说,这是全社会利益重新调整、博弈最基础的动力,谁敢动这块“蛋糕”,肯定将犯众怒。连封建统治者对此都一清二楚,贪腐如明清两朝,科举舞弊案发,也会有人掉脑袋。

  其次,腐败在众多领域曾经大摇大摆,社会诚信这道篱笆尚未筑牢。何况,又是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升学领域,公众不能不防。甭管你是什么名校,只要伸出招生的触角,试探任何与高考有别的路径,都会被全中国用放大镜细细地、警觉地打量。当年,复旦、交大在上海试行自主招生,从教授的所谓“雷人”面试题目,到选拔的门槛设定,都曾备受指责。

  现在是北大,而已。

  那么,整个社会透支了的诚信成本,应该由孤独的北大来承受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大相当冤枉。因为公众关注的,其实质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教育腐败能否遏制。北大,有能力承受如此沉重的责任吗?

  按理说,一所大学想培养怎样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决定。就算这学生不被全社会认可,就算真的是看走了眼,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现在的中国高校,招生自主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北大想尝个鲜,怎么就不行呢?再说了,39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算有再大的舞弊诱惑,就算再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一想到将有13亿双眼睛盯着呢,恐怕也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对公众的质疑,北大似乎可以选择沉默。

  不过,且慢为北大叫屈。国有国情,如今的北大清华,和昔年全然不同,和西方依赖基金会生存发展的私立高校亦有不同。北大清华,是国家资源扶持的重点中的重点。那么,得到国家精心照拂、拨大笔财政的高校,自然不能如自筹资金的学校那么潇洒。国民有理由追问公共教育范畴的任何决策是否合理,这也包括北大自主招生新招,是否能让公众放心。

  北大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它的责任,也是义务。

  一件事的黑与白,经常这样不分明地搅和在一起。但细细厘清,还是有真义存焉。博主:李泓冰(本报记者)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