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本市的一批中学校长、教育专家会聚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研讨的话题十分新颖——“从研究学生开始”。然而私下里,一些与会者却眉头紧蹙,因为,平日里对学生“研究”得再好,可是遇到高校的自主招生,一些各科总分不高但却极有特长的学生,他们往往还是入不了大学招生的“法眼”。
考试成绩仍最重要
事情源于最近被广为议论的北大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到底是在各地的重点高中抢生源,还是真正不拘一格选才。本市一所市重点高中校长说,虽然他们学校已有多名学生被北大和清华录取,但几乎都是一些学科竞赛的得奖选手,平时的考试总分排名也都名列前茅,而一些考试总分不高但却在某一方面特长十分明显的学生,这些年来在名牌大学自主招生时还真没听说能有被录取的。据这位校长说,顶尖高校前来自主招生时会直截了当地向教务处索要年级成绩单,发现有理科竞赛得奖的,特别是拿到全国一二等奖的人,甚至还会主动去与他们约谈,说服学生报考。
先天存在结构缺陷
短短几天的自主招生时间,包括几分钟的面试,其实“研究”的还是考试分数或得奖证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个性特长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招生简章的文字里。对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以全国仅有39所中学的校长拿到北大“入场券”为例说,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在先天上就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高校,而不仅是高端学校,对于农村的无法承担自主招生成本的学生,要有制度设计。在上海就有一批虽然不是名牌但很有特色的高中,如果顶尖大学对他们的特长学生视而不见,跳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那就真有问题了。
招生也要研究学生
现在有些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明确提出,测试卷的范围将突破现行高中大纲的要求。这是否会更进一步加剧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呢?对推进素质教育又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导向呢?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说,是研究学生还是研究分数,是研究学生特长还是研究如何提前抢生源,这会决定自主招生能否健康发展。“有的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很好,而有的学生只在某个方面很精通,难道我们就说他们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吗?而且现代社会也的确需要一批有专长的偏才,这就需要基础教育包括大学招生要注重研究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吴校长说,至少从目前来看,抢生源式的自主招生并不是在真正研究如何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