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长推荐制”算是有限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 14:08   重庆晨报

  闹得莫衷一是的中学校长推荐制,说明一个道理:在这个信任度缺乏和价值观多样的时代,很难找到让人眼睛一亮天才乍现的规则,只能苟且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平庸中寻找点滴的突破。而背后的原因,可说是有限责任的一种制度嫁接。

  目前,攻击校长推荐制的舆论指向主要有三。

  一是,北大给了中学校长新的腐败权杖,让校长们假借特长生的名义,把庸才当做偏才推进北大。谁知校长们都是太极高手,让锋利的舆论之矛也软了许多:我们推荐的都是成绩数一数二的,何谈权钱交易之类腐败?

  二是,全国的中学校长都推荐成绩特优生,简直是浪费名额,哪来罗家伦、钱钟书、吴晗、钱伟长等奇人异士被推荐录取的佳话?完全是认认真真走过场!谁知校长们把矛头轻轻调转给了北大:推荐的学生只能获得北大面试资格,并非免试入学,并非不拘一格,只是可降30分录取。而北大的录取线至少高过重点线30分,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推荐偏科的特长生———偏科生还能上重点线?

  三是,这是北大提前掐尖的圈套,相当于给了北大两次招录尖子生的机会———等高考完了,又可与清华等名校一起争夺状元。北大作为始作俑者,至今没回应;清华等名校作为潜在受害者,也至今没站出来。

  这高考(包括改革与不改革),无论怎么走,都会引起一片质疑。为什么?主因社会信任度缺乏及价值观多样。

  要说特长,奥运冠军算是特长中的最特长者,可每当某个冠军进了某名校,立马引起一边倒的质疑:人家西方名校,连总统想要个名誉博士都不给,中国这些名校,还有点独立精神吗?

  可以说,因为整个社会诚信基础的缺失,让校长们根本不敢推荐不善考试的特长生。同样,北大也不敢完全放权给中学校长。

  再说价值观。现在,随便出台什么政策,马上唱反调的无数,甚至是一边倒的质疑。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能推动思维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会抑制思维的创新度———越是新颖的制度,越会影响人的利益,自然越会引发更多质疑。

  正因如此,不管是制度的创新者,如北大,还是制度的执行者,如中学校长,都会竭力走平衡稳妥的钢丝。牟取私利的冒险勾当,是绝对不会也不用在全国人民的眼皮底下干的。

  谁也不想、不敢、也不能背负高考改革失败的罪名,这就像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区别,谁能担负高考改革失败的无限责任呢?在这样的思维下,改革平庸一点,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想靠一个推荐制让钱钟书式的学生脱颖而出,本身就只是舆论的一厢情愿。数学零分而作文满分,那只是旧中国的士大夫教育的结果:重文轻理、饱读经史子集才叫治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重点中学,哪还有严重偏科的特长生?用吴晗来寄托北大招收奇才的理想,无异于骑驴找马。

  况且,北大如果真的招了几个偏才,肯定质疑声更大:连奥运冠军都不算舆论眼中的偏才,谁还算?基础教育必须均衡才能让孩子有长远发展的后劲,北大此举岂不是东施效颦般的误导、让天下家长畸形培养孩子?北大怎能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几乎所有的改革,都只能算是有限责任的苦涩变异。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