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露水不露面 四川大学挑出四大潜伏怪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7日 17:41   成都商报

  感性标准:“你得让专家们兴奋”

  必备条件:须具天赋成果潜质

  评选程序:评委随机选、考题现场出、选票实名制

  选才写真:“我就是为物理而生的”

  他真诚得“出乎预料”

  备受关注的四川大学“双特生”培养计划日前有了关键性进展,经校内选拔程序产生的首批4名偏才、怪才已经出炉。而从这4名学生产生的过程中,备受争议的“双特生”评选标准和办法也随即产生。

  四川大学在今年10月对外发布了“双特生”培养计划,表示从今年开始,该校将通过校内、校外两种途径选拔一些具有特殊兴趣、特殊爱好和特殊专长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校内途径主要针对全校在校大学生,校外途径则针对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方式选拔,校方承诺,只要考生经过测试,达到要求,即使高考没有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是省控重点线,川大也将破格录取。

  这一“双特生”计划一直被舆论冠之以“高考破冰”、“偏才、怪才的救星”、“高校传统培养机制的创新”等等词汇。但同时也引发了大众的质疑和担忧。

  没有了高考这个相对公正的平台,评委们的主观认定又怎么保证公正性?4名入围“双特生”产生或多或少可解答一系列疑问。

  -最新进展

  校内:

  1500人报名只相中4个

  四川大学自10月份启动“双特生”计划后,校内的评选活动也就随即开展起来。

  “双特生”的待遇丰厚。不仅将配备顶尖专家作为导师,可在本科时就参与其课题或实验室操作;享受一套量身打造的课程设置等。为此,吸引了校内不少学生的关注。

  据校方统计,首轮川大全校4万余本科生中共1500余人报名,但最终通过三轮严酷选拔,获选的却仅有4位。

  经过记者联系,但四川大学仍拒绝透露4名同学的具体姓名。“毕竟这还是场教学改革,我们不想给学生带来太大压力。”副校长步宏告诉记者,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即使评上了“双特生”,他们的身份也没有变化,学生们还要在原来的学院继续学习,只是“养料”上学校会进行一些“特殊照顾”。为此,没有必要让这些同学“露脸”。

  他把这4名同学称为“潜伏中的偏才、怪才”,至于未来他们是否会成为大师,“谁也说不好”。

  校外:

  报名继续不定指标宁缺勿滥

  对于校外的选拔,校方则更是“战战兢兢”。

  据川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校自主招生简章出台后,学校已经接到了一些学生的报名。其中大多数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报名“双特生”的还不多。具体数量还要等到本月20日报名截止时才知道。

  而至于最终谁能获选“双特生”,拥有“破格录取”的“保险绳”,则还是要“视报名情况而定”。该负责人表示“学校的态度是宁缺勿滥,不设数量、不定指标,有就多招几个,没有就不招。”不下指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双特生”的质量,学校为此设定了严格的考核程序,而把关权掌握在考评专家们手里。

  -感性标准

  “你得让专家们兴奋”

  偏才、怪才的考核标准到底是什么?校方的答案很宏观——“四有”,即有执著的兴趣、有特殊的潜质、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成果。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学生们的潜质和成果等专家们都有相应的指标,分为多个项目,但感性地来理解就是“得让专家们兴奋”。

  据悉,“双特生”的选拔分为三个程序,首先是初选,即资料筛选;第二轮是综合面试和笔试,专家们会对遴选出来的候选人进行多对一或者一对一的对话,测试你的专业水平。第三轮是深度面试,周期大概是一周左右,专家组5~10位成员会轮番一对一地找你聊天,最低要求谈话时间为半天,以此了解你的全方位情况。最终专家们将合议出获选名单。

  而据步宏介绍,在接下来的自主招生环节,“双特生”的选拔也将采用此程序,但要求上还会更严。“毕竟这是要破格录取的,社会影响很大,所以会更加慎重。”

  -评选公开

  评委随机选考题现场出选票实名制

  通过自主招生获选的“双特生”即使高考成绩不达标,校方也可申请教育部要求破格录取。这一破冰之举,在国内高校尚属首例,但用评委的主观评定代替了高考成绩作为学生入学的标准,其公平性又如何保证呢?

  校方认为是“严格的制度”与“专家的专业水准”。据悉,川大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相关的专家库,每次参与“双特生”测评的专家都由随机产生。

  例如一名对历史学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来应考,校方就会在考试当天从历史学类的专家库里随机调出5名以上专家,成立一个专家组。

  而这些随机抽取的专家也自然无法事先准备,题得现场想、现场出、手机必须关机。最终投票的环节全部采用实名制。如果哪位专家的意见和其他差异太大,也会立即引起监察部门的警觉,方便对其进行监督。最终该校所有自主招生学生名单还将在校园网上公示,供社会各界监督。

  -直面质疑

  偏才不是偏科天赋成果潜质不可少

  昨日川大官方首次对媒体透露,称该校选拔“双特生”标准比较宽泛,“不能用一个框框去解放另一个框框”,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专家,但有潜质、有天赋、有研究、有成果是必要的标准。

  四川大学2010自主招生政策中为偏才怪才开辟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的政策公布后,社会对这一政策总体肯定的同时,也有许多疑问和担忧。特别是北大校长实名制推荐引发讨论后,有人怀疑这是步北大后尘的掐尖行动。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究竟为何?昨日川大官方也首次对媒体进行了回应。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的大学培养模式在培养综合人才方面已经成型,但对于拔尖人才和偏才、怪才却容易埋没。而该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双特生”计划就在着重解决这两类学生的学习问题。校方认为与其说“双特生”计划是在高考制度上“破冰”还不如说是“对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它为一些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过人才华的特殊人才提供了机会。同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双特生”计划也健全了大学的培养模式。为“大师”的成长培植好了土壤、搭建一个通道。

  至于社会普遍争议的标准问题,该负责人也表示,“双特生”选拔制度本来就是为解决“唯分数论”的死板方式而做出的,因此,校方的标准也不可能特别详细,“不能用一个框框去解放另一个框框”。因此,更多的权利下放给了专家,再通过严格程序进行约束,以保证公平。

  但同时校方也表示,偏才、怪才也不能狭隘地理解成“偏科学生”,“其他科都是70分,外语考120分,算不算外语偏才?单就这一点来看,当然不算。”有潜质、有天赋、有研究、有成果是必要的标准。 本报记者马天帅汪玲

  偏才、怪才写真:不是高大全但个性独特

  在这些严格的选拔程序之下,选出来的偏才、怪才到底什么样?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话题。从部分考评专家里,记者也为大家打探了一二。

  案例一

  “我就是为物理而生的”

  姓名:某某某学院:物理学院年级:大一

  物理学院最初报名参加选拔的有近百位同学,但筛到第三轮,进行PK的人就只有那么几个了。而在这些学生中成绩优异的有好几个,但最终专家们选择了一个“中等偏上”的。原因是这个娃娃“有股傲气”。

  在和专家们的一对一谈话中,这个学生曾多次以“我生下来就是学物理的”、“我就是为物理而生的”这类狂言傲语“雷到”专家们,而通过一些专业问题,他的天赋也确实不凡,“看的书多,自己的理解也是一套一套的,是个好苗子。”

  物理学院的院长龚敏告诉记者,这名学生原本高考录取时进入学院的专业是微电子,但自己却并未放弃对于物理学的热情。除了一直自学物理学,还千方百计地想要转到物理学专业。学校转专业需要门槛,他就下苦功夫达到这个门槛。最终得以如愿。从微电子这个就业热门转到物理学这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这个决定是很多同龄人无法接受和想象的。

  案例二

  他真诚得“出乎预料”

  姓名:某某某学院:化学学院年级:大二

  化学学院此次共有2名同学入围,他们都来自大二。成绩一个排在年级第一、一个排在年级第八,之所以第二名、第三名都被淘汰了,原因是第8名的同学在实验操作的环节很“坦诚”。

  化学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梦龙告诉记者,这名同学不仅自费买了不少英文原版的化学教材进行自学,并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观点。更为关键的是,专家组在对候选学生进行实验考评的时候,他的表现“出乎预料”。

  考试当天,专家们要求做一个化学试验,然后描述其现象。但这名同学的答案是“没有现象”,专家们现场看了看,他的实验过程确实没有发生任何现象。可能是实验没有成功,也可能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无论怎样,专家认为这名学生除了在专业上有造诣外,还有一种真诚的科研精神。这也是大师所必备的研究精神。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马天帅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川大 怪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