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新政迭出 自主招生是否进入联考时代(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8日 10:51   解放日报
考生家长正等待着考生走出考场。前天,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校合作自主选拔”文化课测试在上海三个考点同时举行。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考生家长正等待着考生走出考场。前天,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校合作自主选拔”文化课测试在上海三个考点同时举行。 本报记者 张驰 摄

  本报记者徐敏 林环

  上周六,申城新一届高考生,迎来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这五所国内名校,首次携手在全国28个城市实行的“五校联考”。同一天,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三校联考”也在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其热度,为这个自主招生新政迭出的冬天,再添一把火。

  自主招生,是否已经迎来“联考时代”?举国瞩目。因为从某种层面来说,自主招生涉及的已不仅是考生或学校,而关乎整个中国如何选拔与培养下一代精英的命题。为此,记者走访沪上考生、家长、高校、中学及其他教育界人士,共同从“五校联考”说开去……

  为何首次五校联考?

  “联考时代”应运而生

  第一次,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校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结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内高校自主招生,似乎正是“合久而分、分久再合”。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大一统高考模式,属“一张考卷定终身”,不能体现大学的招生自主权,也使得不少优秀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为此,2003年,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自主招生:高考前,各校自己设置笔试和面试考核学生,给予优秀学生录取优惠政策。如高考达到当地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就可录取,或是在学校录取分数线下降几十分录取。

  之后几年,自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二十余所拓展到现在的七八十所,全国许多重点大学都纳入其中;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也不断扩容,从最初占高校当年本科招生计划的5%以内,到目前的20%甚至半数以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卷入其中。而“各自为政”的高校自主招生模式,使得许多考生不停地赶车、赶考,家长还要陪同,都需要为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销也不小。而这样的自主招生,对高校也是一种折腾,有的高校每年要为单独举办笔试和面试投入几百万元资金。

  出于高校自身招生改革的需要,以及呼应来自民间的声音,“五校联考”应运而生。

  此外,今年北大、北航和港大3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也联合命题、统一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自主招生,迎来了“联考时代”。

  联考分数怎么算?学生怎么招?

  力求“通用”与“特色”兼顾

  一次笔试的成绩,可在数所大学自主招生中“通用”。这就是联考最大特色。

  “五校联考”中,测试分成通用基础测试、高校特色测试、面试三个模块。其中,通用测试的命题、阅卷和考务工作,五校都不参与,以确保公信力。每名考生可以同时申请五校中的两所。如果两所高校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考生还可根据大学规定,用该测试成绩向第三所学校提出申请。此外,五校对成绩的使用方法可以不同。例如,“单科”分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在部分高校将获得更多机会;“总分”较高的,则在部分高校更有优势。而特色测试、面试两个模块,更体现大学自身特点。例如,有的高校在特色模块中,侧重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核;有的高校把面试作为重要选拔手段,有的则仅把面试作为前两部分的补充,不要求所有考生都参加等。

  据介绍,“五校联考”中,通用基础测试部分主要体现高水平大学对选拔尖子学生的共性需求。试题原则上以高中教学内容为主,但不完全拘泥于高中内容;考查内容原则上不超出高中教学大纲,但试题将更加灵活,考查重点是考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周六在经历了“五校联考”一整天的笔试后,考生普遍反映,难度大过高考但低于竞赛,最难的还在于题量大、时间紧。如语文卷包括一篇电击治疗网瘾的材料作文,摘自杨叔子《融则利而育全人》一书及俄国作家蒲宁的《山口》的两篇现代文阅读,一篇古代诗文阅读《寻陆鸿渐不遇》,以及将《论语·泰伯》等部分段落译为现代汉语等。

  至于“三校联考”,同样笔试成绩共享,而面试时间、地点和内容都不同。考生如同时通过三所高校的面试,则可获相应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

  “大一统”高考变为“分层次”高考?

  自主招生,未来之路怎么走

  观点一:“联考”应该成为趋势

  不少教育界人士预测,加盟自主招生“联考”的高校,日后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

  美国的SAT考试,一开始只进入少数大学的 “法眼”,作为录取学生的参考依据。如今,它已成为美国高中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基本上在所有高校通用,是美国名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之一。

  目前,在上海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只有上海交大加入了联考行列。不少考生和家长表示,希望复旦、同济、华东师大等重点高校也能加入联考。但是,家长们也提出,教育部门最好对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进行规范与统筹,如果不同的高校各自寻找伙伴“自由组合”,那就容易造成联考“乱象”,造成“考试扰民”。

  一些中学校长建议,“联考”可以扩大范围,实行多层次、多类别。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各自组织自主招生联考,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项考试。那么,高校自主招生的“阳光”就可以照耀更多学生。

  观点二:对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应给予倾斜

  此次五校联考,笔试考点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这表明有更多考生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也是高考录取公平性的体现。“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高校自主招生应设立多元化标准,体现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关怀。”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表示。

  美国不少名校在录取时,有“家庭因素”一栏。那些家境贫困、父母学历低的学生,往往在这栏中会得到加分。因为学校认为,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成长的孩子,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更加不易,他们身上有某种潜质。

  观点三:自主招生应逐渐与高考“脱钩”

  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仅为了争夺好生源,还应该在高考改革、为广大学生“减负”中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重点大学招生采用“双轨制”——即先通过自主招生确定预录取对象,或是给予考生不同档次的录取优惠政策;之后这些考生还是要参加高考。这样,高校招生的成本上升,而考生也加重了负担。同时,高考仍要承担为名牌大学选拔人才的功能,难度就降不下来,而当许多考生抱怨高考难时,名牌大学却嫌考题的区分度还不够大。

  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等教育界人士指出,现在一个区只有两三所市重点中学能按高中教学计划教学,大部分区重点中学、普通高中都无法“正常”教学,需要腾出许多时间加强解题训练。即便如此,在高考面前,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学生还是会被难倒。

  有专家建议,“把名牌大学从统一高考中‘开除’。”这样,统一文化水平考的难度就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大一统”高考可以演变为“分层次”高考,使各类高校招生更加科学有序,考生和家长的负担得以减轻。

  上周末考毕 本周末再战

  “五校联考”的通用基础测试在16日一天内完成。全部考生均需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笔试,理科考生加试自然科学(含物理、化学),文科加试人文与社会(含历史、政治、地理)。每门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间休息一小时。1月17日,复旦大学水平测试;1月23日,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的选拔测试;1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自主选拔;1月30日,上海财大的自主招生考试。

  “考得还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的高三女生戴琪琳昨天笑着告诉记者。

  上周六,成绩在年级排名前十的她参加了“五校联考”,目标是五校中的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上周日,她又作为该中学的唯一推荐生,参加了清华大学保送生与自主招生选拔的 “上海冬令营”。为此,理想是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她,忍痛放弃了当天的复旦大学水平测试。

  对许多优秀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两个周末注定要焦头烂额。考试密度如此之大,甚至相互重叠,难怪有专业人士将此称为“考验尖子生的忠诚度”。那么,能否“不把所有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尽可能地赶场呢?上周末连续参加“五校联考”和复旦水平测试的久隆模范中学高三男生沈雪晨说,两次考试的“拳法”大有不同,不但之前很难“临时抱佛脚”,之后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只能是保持“try(尝试)”的心态,仅把自主招生视作高考前的一次机会,尽量轻松理性应对。

  期待自选生免高考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

  让通过复旦自主选拔预录取的学生免于高考,这是我们的期待。

  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组织这些预录取考生,先期接受大学预科教育,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学科的学生还可提前进入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佼佼者预期3年可完成本科学习,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而如果还要参加高考,最后冲刺的一个学期只是沉湎于题海战术,学生知识结构并无大的进展。

  自2006年复旦在上海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方案后,复旦大学招生办、教务处和复旦学院就开始对自选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跟踪调研。以自选生和高考录取生的样本数最接近的2008年为例,虽然454名上海自选生与455名上海高考生相比,平均高考成绩略低,但第一年的学习成绩明显反超,自选生的平均成绩绩点(GPA)要比高考生高出0.23。调查还表明,自选生参加学生活动更积极活跃:七成自选生加入了学生社团,44%担任班团干部。

  为此,我们认为自主招生的学生更适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对复旦来说是这样。

  而事实上,目前复旦在上海通过高考录取的人数,已经只占招生总数的40%左右。未来,希望一流大学能免于高考、实施个性化招生模式,而要就读普通本科等院校的学生仍需高考。这样的改革,想必更有利于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模式。

  “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已在改变。我们期待,自主招生的“破冰之路”越走越宽。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