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 李支舜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该如何应对?除了知道考卷将要“考什么”之外,还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寻找切入点。也就是说,鉴赏一首诗词,打开理解、鉴赏的大门很重要,大家还需要一把可以从不同角度启发思路的“金钥匙”。
一、分析诗题明含义
在诗词鉴赏中,有的诗题、词题需要分析,可知一些重要信息。如:上海卷:白居易的《早兴》,从题目“兴”字就可看出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有些词题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为你的分析提供线索。如浙江卷:王旭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不难知道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上海春考卷:叶梦得的《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可见,分析诗词不可忽视从题目入手。
二、了解作者悟情志
作家的独特思想和创作风格必然体现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点。因此,考生平时对一些重要作家要有所了解。如江苏卷: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因为作者是抗金复国的英雄,就可知作品的思想感情: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再如北京卷: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你知道张孝祥的词风豪迈刚健,下面的题目就难不倒你了: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如果考题涉及到的是一些陌生的作者,题目又需要结合作者来回答,那命题者往往会给出一些注释,如全国卷、海南宁夏卷、上海春考卷等。
三、熟悉背景知来历
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主要是要掌握与诗词有关的时代变化、国家动荡、重大事件等。如广东卷:杜甫的《月》,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此题命题者给出了相应的注释: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由“安史之乱后”、“困居”等词,就可窥见作者是通过咏月抒发对时局国事的忧虑、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对家乡故园亲人思念的感情。
四、分清意象析主旨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写诗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有三层次:“意与境浑”为上,即有情有境,情景交融;“以境胜”次之,即以境为主,寓情于景;“以意胜”再次之,即以情为主,直抒胸臆。一般来说,“意象”与“意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意象与词句对应,意境与全篇对应;诗的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没有意境的诗不是最美的诗。如全国卷的两套试题第一题考的都是意象。福建卷: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江西卷: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五、探究诗眼解用意
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如四川卷: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山东卷: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辽宁卷: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六、掌握常识明技法
诗词写作的技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修辞方法”、“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在高考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加以总结和归纳。
如上海卷: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海南宁夏卷: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安徽卷: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浙江卷: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